在羅斯國向東擴張的進程中,數十年來羅斯國可以說是未嘗一敗。
現在好了,羅斯人不僅戰敗了,還弄了一個全軍覆沒。
亞曆山大二世隻覺得自己現在是顏麵儘失,在所以歐洲國家麵前都抬不起頭來。
與英吉利、法蘭西等歐洲列強在接觸大周的過程中小心翼翼不同,羅斯國向東擴張的進程可謂是大張旗鼓。
而且,羅斯人認為大周隻是一個農業國家。雖然國內比歐洲還要富裕,可在沒有進行工業化的前提之下,大周根本不可能是羅斯國的對手的。
這次戰敗,純屬意外。
不錯,亞曆山大二世認為,此次羅斯人之所以全軍覆沒,在於輕敵,再加上人數太少的緣故,這才導致了全軍覆沒。
為了有效的‘懲罰’大周,亞曆山大二世決定出兵三萬遠征大周。
羅斯國雖然人口也不少,可萬裡遠征,三萬兵力已經是極限了。
如果兵力再多上一些,後勤的壓力可想而知。
國內不少貴族也是因為這個原因,不少人都勸諫亞曆山大二世停止討伐大周。
可亞曆山大二世確實一意孤行,誰的話都不聽。
“可是,皇帝陛下,國庫已經沒錢了!”財政部長見亞曆山大二世一意孤行,怎麼勸都沒有用,隻能拿錢財這個羅斯國最大的弊端來勸諫。
亞曆山大二世不以為意道“國庫沒有錢可以發行戰爭債券,可以向銀行家借錢。那些猶太人不是一直想要一個合理的生存環境嗎?可以告訴他們,隻要他們向政府上繳一部分錢財,可以給予他們相應的地位。”
“可是,陛下,那些猶太人都是吸血鬼,給他們相應的地位,隻怕以後他們更加的肆無忌憚了。”財政部長不無擔心道。
這個世界同地球上一樣,在現在的歐洲,各國無論平民百姓還是貴族皇室,都十分的厭惡猶太人,認為他們是十足的吸血鬼。
“你說的倒也有些道理。”經財政部長這麼一提醒,亞曆山大二世醒悟過來。轉眼又一想,亞曆山大二世便又說道“那可以抄沒那些猶太人的家產,這樣錢不就來了嗎?”
“這倒是不失為一個好辦法!”抄沒猶太人的家產,整個羅斯國上下,誰都沒有反對意見。
彆說羅斯國了,即便是整個歐洲,也都無人反對。
甚至,如果亞曆山大二世的這個決定一旦推行下去,相信還會有不少媒體對亞曆山大二世大加讚賞。
畢竟,在這個時代的歐洲,反猶就是政治正確。
……
在法蘭西外交大臣馬不停蹄的來到莫斯科之時,亞曆山大二世早已經下達了出兵的決定,甚至還為此發布了戰爭債券。
並且,在羅斯國各地,不少猶太人的產業都被抄沒。
看到這個場景,法蘭西外交大臣無奈的歎息了一聲,並不是出於同情猶太人,而是為自己晚來一步而感到惋惜罷了!
既然來都來了,那就得見上亞曆山大二世一麵。
當然,過程中不會說自己是為了勸阻同大周開戰而來。
至於借口,其實很好找,詢問亞曆山大二世還需不需要借款,法蘭西的銀行家們應該可以向羅斯國一筆借款。
這樣一來,外交大臣的任務雖然沒有完成,但好歹促進了法蘭西金融業的發展,相信回過之後,國王陛下也不會說彆的。
對於法蘭西釋散出的‘好意’,亞曆山大二世並沒有拒絕,也拒絕不了。
戰爭債券看似很好發布,可事實上,在羅斯國還真沒有什麼人願意購買戰爭債券。
因為他們明白,購入戰爭債券,可以說是將自己的錢財主動上繳給國庫。
這些年來,羅斯國發布的戰爭債券不少,但因為國內經濟不景氣的緣故,國庫的錢財都捉襟見肘,又哪有足夠的錢兌現當年的戰爭債券呢?
因此,絕大多數戰爭債券都沒有被兌換出來。
久而久之,就沒有人再相信戰爭債券這種東西了。
此次羅斯國發布的戰爭債券,除卻少部分貴族為了亞曆山大二世的麵子著想,購買了極少一部分之外,竟然再無一人入手,也由此可見國內商人對亞曆山大二世這位沙皇和政府的不信任。
因此,想要通過戰爭債券來籌集戰爭款項,根本就是不可能的。
而另一方麵,羅斯國各地正在加緊抄沒猶太人的家產。
這個時代,雖說猶太人在歐洲各國的日子都不好過,可相比之下,在羅斯國的日子是最不容易過的。
除卻少部分不願意離開羅斯國的人之外,其餘的猶太人,能走的,早在之前就已經離開了羅斯國。
因此,此次從猶太人那裡,羅斯國並未抄沒出多少錢財。
再加上層層貪汙、扣留,等這些被抄沒的家產進入國庫之時,已經不足一開始的一半了。
這點錢財,又哪裡夠用?
因此,亞曆山大二世隻能將希望寄托在最後向銀行家借錢這一點上。
歐洲的金融生意,絕大多數都是猶太人在做,這也是無奈之舉,因為在歐洲很多行業,根本就不允許猶太人涉足。
麵對這些猶太人開辦的銀行,亞曆山大二世心中其實十萬個不願意去借錢的。
其實事實上,這些猶太銀行家們,也不願意將自己的錢借給羅斯國。
可卻耐不住法蘭西國王、英吉利女王同時在那裡表態。
這些銀行家雖說一個個富可敵國的,可真麵對暴力機關,還真不夠看的。
更何況,法蘭西、英吉利作為歐洲最強大的兩個國家,在歐洲誰敢同時得罪這兩大霸主?
即便有些猶太人沒有將自己的生意延伸到英、法兩國,可隻要你人還在歐洲,就是在任何一個國家都不頂用。
特彆是對如今的法蘭西來說,如今歐洲大陸上的國家對它來說是後花園一般的存在,想來就來,想走就走。
也就是說,即便你的銀行開在普魯士、奧地利、意大利,最後隻要法蘭西國王一句話,那些地方的政府就會乖乖將你送到法蘭西。
畢竟,沒有人願意為了幾個猶太人而得罪法蘭西這個歐洲霸主。
再加上英吉利這個海上霸主出於自己的目的在背後推波助瀾,那後果就更加微妙了。
所以在英、法兩國同時表態之後,歐洲各國的銀行家紛紛慷慨解囊,向羅斯國借出大筆戰爭貸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