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歐洲各國都猶太人防備甚嚴,不僅不讓猶太人從事農業生產,甚至也不征召猶太人入伍。
彆看猶太人財富很多,可手下卻連一條槍杆子都沒有。
要不然,以猶太人的財力,早就在歐洲打出一片天地了。
想了想,張淩陽說道“朕可以答應讓你們猶太人在大周境內參與軍事訓練,並在之後出兵中東時,向你們武器彈藥。
不過,在此期間,你們每年要向大周交付三百萬兩白銀的費用,當然,訓練期間的所有費用包括武器彈藥的費用還要你們額外。”
“這是自然!”小摩西點頭說道。
大周在中東沒有一點影響力,小摩西自然十分清楚這一點,所以也不寄希望於大周會直接出兵乾預。
現在事情的發展已經是最理想化的了。
猶太人並不卻錢,缺的是軍事訓練和武器彈藥,所以大周如果能夠向猶太人軍事訓練和武器彈藥,是再好不過的事情了。
見小摩西一口答應下來,張淩陽心裡便隱隱有些後悔了。
無他,小摩西答應的太快,使得張淩陽意識到,自己要的錢有些少了。
猶太人是一個富的流油的民族,每年三百萬兩白銀,他還真拿的出來。
更彆說,為了建國,即便張淩陽將價格再翻上一番,隻怕猶太人也會咬牙答應下來。
其實,這些卻是張淩陽想差了。
大周與歐洲不同。
在大周的金融體係中,實行的是銀本位,可在歐洲,實行的卻是金本位。
在歐洲,白銀雖然也是作為一種貨幣存在的,可論其價值,卻遠遠不及黃金。
如果按照大周的方式,將三百萬兩白銀換算成三十萬兩黃金,讓猶太人每年向大周輸送不少於三十萬兩的黃金,隻怕小摩西就沒有這麼輕易答應了。
說到底,張淩陽還是以大周的慣性思維來考慮這個問題。
接下來,張淩陽和小摩西要談的,自然就是訓練地點了。
為了方便,雙方商定,在瓦剌和西西伯利亞的交界處營建一座訓練場,大周會派人前去訓練猶太人。
摩西兄弟等猶太財團要做的,就是將歐洲各國的猶太人組織起來,再送到瓦剌與西西伯利亞的交界處就行。
當然,這要等大周與羅斯國的戰爭結束之後才能進行。
這也是張淩陽的聰明之處,選擇這裡作為訓練場,可以拖延個幾年時間,
算下來,這拖延的幾年,大周可以多掙上千萬兩白銀的額外收入,他又何樂而不為呢?
對於張淩陽提議的訓練場地點,小摩西自然沒有反對的資格。畢竟,是他有求於大周,而不是大周有求於猶太人。
相反,小摩西此次還會對大周、對張淩陽這位大周皇帝感恩戴德。
因為,小摩西來到大周之後,經過了解才發現,大周每年的財政收入多大四千萬兩白銀以上。
自己每年向大周的白銀不足大周財政收入的十分之一,大周能答應幫助猶太人,難道是看在錢財的麵子上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