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邊,集結完畢的五萬精銳正在京城北部燕山與草原交界處冒著嚴寒日夜操練。那邊,火器局也在日夜忙碌。
明年大周要麵臨的是三萬羅斯人,火器局之前儲存的槍支彈藥自然不夠,如今正在加急生產。
以往,火器局生產的主要是手榴彈和地雷,連槍支生產的都很少。
所以,如今不得不加急生產槍支彈藥。
當然,其中也少不了火炮。
之前,無論是火槍還是火炮,相對於歐洲來說,大周都要落後許多。
在歐洲的專家、學者到來之後,新式火槍、火炮便順勢被研發了出來。
隻是之前因為設備短缺的緣故,無論是火槍還是火炮,都未被大規模製造出來,所以現在火器局不得不加緊趕製。
這幾天,擔著火器局差事的禦馬監掌印太監馮喜可是忙的腳不沾地,每天奔跑在各個生產車間。
不過好在,按照現在的產量,隻要不出現什麼意外,在大軍出發之前,火器局總算能夠出來足夠的槍支彈藥。
這其中,就體現出了大周的人力資源豐富的優勢來。
大周不缺少人,也不缺少工匠。
並且,大周的工匠與歐洲的還不同,歐洲的工匠做事比較專一。好比打造家具的工匠,十有八九就不會造房子。
可大周的工匠卻比較全能,能打造家具,又能修繕房屋,更能製造其他物件。
雖說技術上可能不是十分精湛,可隻要經過簡單的培訓,打造槍支彈藥,也就是手到擒來的事情了。
再說,為了儘快趕製出足夠數量的槍支彈藥,張淩陽已經將流水線作業拿了出來。這樣一來,火器局的生產速度,自然不可同日而語了。
當然,這期間,張淩陽並未停止對海軍的打造。
張淩陽明白,想要成為一個真正意義上的世界性強國,一支強大的海軍是必不可少的。
以三千皇家水軍為基礎,張淩陽命人在京城東麵的天津衛建設了一座深港碼頭。
並且,還在那裡建設了一座造船廠。
每天,都有數之不儘的馬車拉著從京城西山開采出來的鐵礦石運送過去。
想要打造全鋼鐵戰艦,以這個時代的生產力來說,自然有些不現實。
即便是擁有全球最強大海軍的英吉利,現在也沒有打造出哪怕一搜全鋼鐵戰艦。
現在歐洲的主流戰艦,還是以木製為主。
大周也不例外。
張淩陽雖然很想打造出一艘全鋼鐵戰艦,但其中的工藝要複雜很多,且耗時曠日持久,根本就不是短時間能夠打造出來的。
所以,經過再三考慮,張淩陽還是決定先打造跟歐洲戰艦同一水平的戰艦,至於全鋼鐵戰艦,還是等以後時機成熟了再行打造。
也因此,優質木材便成了其中必不可少的一項。
大周會卻木材嗎?
在不遠的遼東,原始森林遍地,自然不會缺乏。
每天,遼東的木材都會用海船源源不斷的被運送到天津衛,經過簡單的加工再被送入造船廠內,進而打造出一艘艘的戰艦。
大周的工業化進程雖然隻在京城附近展開,可爆發出來的成效,卻極其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