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張淩陽是什麼人?
身為帝王,即便知道自己的決定是錯誤的,可有時候也不得不硬著頭皮繼續這項錯誤的決定。
既然百姓不舍得家裡的瓢瓢罐罐,張淩陽直接下令,等到了遼東發放新的鍋碗瓢盆。並且,先到的那一部分人家,可以分發耕牛。
這一下還了得?聽說朝廷到時候會發放耕牛,以前打死都不願意去的百姓,這個時候收拾起東西來比誰都快。
誰還在乎家裡的破破爛爛啊?
既然文官不願意幫忙,張淩陽索性給各地衛所,讓他們在沿途安排好食宿問題。
不過好在,除卻河北遷移百姓時直接通過山海關之外,山東的百姓是直接由膠東半島乘坐海船前去遼東半島,再從遼東半島登陸前往遼東各地。
而豫南的百姓,則是在省城開封府集合,乘船沿黃河入渤海,再從遼東半島登陸。
所以總的來說,除卻河北的事情瑣碎一些外,豫南、山東兩省的事情倒也沒有那麼複雜。
真正複雜的,其實是遼東方麵。
這一年,遼東衛所忙著開荒,又哪有那麼多時間準備這麼多的房屋供百姓居住?
遼東的冬天可是極其寒冷的,如果房屋搭建不合格,那凍壞人也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
沒的說,秋收之後,遼東各衛所的將士忙的唯一一件事情,那就是在早就規劃好的地方搭建房舍。
不過好在遼東衛所的將士平時也沒有什麼作戰任務,所以除卻搭建房屋之外,倒也不用操心其他的事情、
衛所不操心,並不證明張淩陽這位皇帝不操心一些旁的事情。
糧食的問題張淩陽不用發愁的,因為今年遼東的糧食產量足夠百萬生民一年的口糧。
房屋的事情張淩陽也不用操心,因為遼東各衛所的將士正在忙碌這件事情。
張淩陽要操心的,其實是生活物品的問題。
你說遼東的衛所能夠給百姓住處,甚至口糧,可鍋碗瓢盆呢?油鹽醬醋呢?總不能還讓衛所操心吧?
關鍵是,即便張淩陽將這些事情都吩咐給遼東各地的衛所去辦,他們也得能生產出來不是?
沒得說,商務監還要組織一批商家定時向遼東供應這些生活必須品。
去年十萬百姓遷徙至遼東的時候,這些問題還不顯眼,可如今卻著著實實成了張淩陽最頭痛的問題。
十萬居民,消耗的這些生活用品雖然不少,可在當地衛所的支持下,倒也能夠解決。
可百萬生民的生物物品,遼東當地衛所的將士即便不吃不喝,不消耗一丁點的生活用品,也滿足不了百姓們的需求啊!
都說萬事開頭難,這開頭確實是再難不過的事情。
如果這百萬生民在遼東生活了一兩年的時間,沒的說,這些生活問題他們自己就能解決。
關鍵還是,他們初去遼東,對那裡人生地不熟的,還有就是即便其中有不少手藝人,吃飯的家夥不帶上,那也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解決不了任何問題。
不過好在,這些年來,商務監的關係網遍布大周各地,無數商家都想獲得商務監的合作,所以當商務監掌印太監小吳子一說,那些商家二話沒說,就開始組織商隊前往遼東去了。
當然,既然人家去了遼東,甭管賺沒賺錢,小吳子卻是做足了人情,派人與沿途的衛所一商議,沒的說,沿途所有關卡都對這些商家免收過路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