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說大周這邊如何反應。
就說英吉利這邊,在得知了十萬英軍在天竺西北部山區基本全軍覆沒的消息之後,英吉利政府頓時就驚慌失措起來。
十萬英軍,到達天竺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就全軍覆沒,這一次,英吉利政府高層徹底清醒過來,也第一次感受到了大周的國力和軍隊的戰鬥力。
可對於這場戰爭的結果,英吉利上下卻有些難以接受。
天竺對於英吉利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可就是這麼一塊最重要的殖民地,英吉利政府上下就隻能眼睜睜的看著徹底脫離大英帝國的統治,這讓很多人都不甘心。
甚至,上議院的不少議院都叫囂著,再組織二十萬大軍調往天竺,誓與大周決一死戰。
可這一意見,卻被首相布萊爾生生壓了下來。
損失十萬大軍,已經夠英吉利難受的了,如果接下來繼續向天竺調兵,如果繼續損兵折將的話,就是英吉利這位世界海上霸主,也是承受不起的。
再說,英吉利的殖民地可不僅僅隻有天竺一個,英吉利的殖民地遍布全球,他們不能因為一個天竺,就置其他殖民地於不顧。
最主要的,是這段時間英吉利的鄰居法蘭西頗不安穩,屢屢挑釁英吉利不說,現在還暗中策劃奧地利對羅斯國的戰爭。
如果說是之前天竺在手的情況下,即便奧地利與羅斯國之間的戰爭爆發,即便新盟友羅斯國慘敗,英吉利也是不大在乎的。
可現在不同以往,天竺眼看著是收不回來了,如果此刻再失去羅斯國這個最大的盟友,那以後英吉利在歐洲將徹底孤立無援。
天竺一戰,英吉利失取的血液實在是太多了,到了現在,英吉利再也無法承擔這樣的失血了。
所以首相布萊爾果斷的用了首相特有的一票否決權,生生將上議院內的意見給壓了下來。
而法蘭西這邊,法蘭西皇帝路易十八在得知了英軍在天竺再次慘敗的消息之後,則是興奮的說不出話來。
天知道,作為歐陸霸主的法蘭西,這些年被英吉利壓製的有多麼的憋屈。
現在好了,丟失了天竺這塊最重要殖民地的英吉利,隻怕不出十年的時間,將徹底被法蘭西反超,路易十八又怎麼能不興奮?
甚至,為了讓英吉利這位海上霸主隕落的更為迅速一些,路易十八還親手書寫一封書信,命人加急傳遞給大周的皇帝。
為的,就是讓大周繼續出兵,奪取英吉利另外一塊重要的殖民地澳大利亞。
在英吉利的一眾殖民地當中,最重要的自然非天竺莫屬。
除卻天竺之外,英吉利算得上重要的殖民地就隻剩下北美、南非和澳大利亞了。
而剩下的這三塊殖民地當中,隻有澳大利亞距離大周最近,同時距離英吉利最為遙遠。
一旦英吉利再失去澳大利亞,隻怕不出五年的時間,英吉利將徹底失去海上霸主的寶座。
到時候,沒有了龐大殖民地的輸血,路易十八堅信,法蘭西很快就能反超英吉利,成為歐洲真正的霸主。
至於得到了天竺、澳大利亞這兩塊殖民地之後的大周會不會對法蘭西的利益造成損傷,路易十八堅信是不會的。
因為法蘭西在亞洲根本就沒有殖民地,且距離又極其遙遠,大周又如何會損害法蘭西的利益?
更主要的是,通過和大周的貿易,這幾年,法蘭西可是得到了實實在在的利益。
所以路易十八才會這麼不遺餘力的堅挺大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