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周昏君!
倫敦早報第二天的頭條文章據皇家科學院調查研究表明,大周對歐洲各國每年的貿易逆差高達一萬萬兩白銀以上。
據悉,十年以前,歐洲各國與大周之間並無外交關係。在那個時候,大周與歐洲各國之間就存在著貿易逆差。不過當時的貿易逆差很小,每年不足五百萬兩。
可到了如今,歐洲各國與大周建交已經有十年之久。隨著與大周之間的貿易關係越來越緊密,歐洲各國與大周之間的貿易逆差也越來越大,截止到去年為止,歐洲各國對大周的貿易逆差已經高達一萬萬兩白銀以上。
也就是說,去年一年的時間裡,至少有一萬萬兩的金銀被輸送到大周。而據皇家學院的調查研究顯示,歐洲各國去年一年的金銀開采量不足八千萬兩。
緊接著,倫敦早報開始披露歐洲各國每年的金銀開采量以及向大周輸送的黃金、白銀數量,最後更是說;現在的歐洲已經成為了大周的商品傾銷地,如果歐洲各國再不醒悟過來,財政破產隻是遲早的事情。
如果說倫敦早報的消息隻是關於經濟方麵的話,那泰晤士晚報的消息則更加的令人驚悚,令歐洲各國驚悚。
泰晤士晚報當天的消息據悉,截止到去年年底為止,大周本土人口已經增長到五萬萬人口以上,比整個歐洲的人口都要多。
如此龐大規模的人口,再加上如此龐大規模的國土麵積,使得大周至少要維持百萬規模以上的常規部隊。
而事實上,大周陸軍的常規規模一直維持在二百萬人以上,如果再加上周邊的數十個藩屬國,大周控製下的常規部隊高達三百萬大軍以上。
如果這些還沒有什麼的話,那大周海軍的發展速度更令人驚憂。據調查表明,大周皇家海軍每年以百分之三十以上的速度在發展。
三年以上,大周皇家海軍的總兵力不足十萬人,戰艦不足二百艘,而到了去年年底,大周皇家海軍的規模已經高達二十萬兵力,戰艦數量也已經到達了四百艘以上。
而其中,一百噸一下的戰艦在三年前占據了百分之百,可到了去年年底的時候,大周就興建了五百噸以上的戰艦五艘。
依照這樣的發展速度,十年以後,大周皇家海軍的總兵力將全麵超過歐洲各國,軍艦總噸位也將全麵超過歐洲各國。
也許,很多人認為,這跟自己的國家並無絲毫關係,可事實上呢?
在大周皇家海軍建造之前,大周根本就沒有一塊殖民地。而大周皇家海軍建造之後,呂宋、婆羅洲、爪哇島、天竺等一塊塊殖民地被大周收入囊中,而且還是從歐洲國家的手中搶走的。
而其中最令人遺憾的,隻怕就要屬天竺了。眾所周知,天竺是全球人口僅次於大周的地區。而在此之前,天竺是大英帝國最大的殖民地,每年都要向大英帝國國內源源不斷的支持。
可自大周從大英帝國手中搶走了天竺之後,大英帝國的經濟產值增長速度連年下滑,以至於到了去年,大英帝國不得不與大周恢複邦交關係,來換取國內的經濟增長。
結果顯明,與大周恢複了正常的邦交關係以後,大英帝國的經濟增長確實加快了不少。可我們無法忽及的是,每年大英帝國向大周輸送的白銀也越來越多。
按照大周現在的發展速度,隻怕不出十年時間,不僅大英帝國,連同歐洲各國就完成成為了大周事實上的殖民地。
這麼說可能有些讓人難以接受,可這就是事實。以前,歐洲各國對自己的殖民地采取的態度主要是掠奪原材料。可大周的手段無疑更加高明一些,因為自從有了天竺之後,大周並不缺少原材料,所以歐洲就成為了大周的商品傾銷地,以至於每年都有源源不斷的金銀從歐洲各國輸送到大周。
長此以往下去,不僅僅是大英帝國,隻怕整個歐洲數百年積累下來的金銀就要被大周掠奪一空了……
泰晤士晚報的這篇文章,不僅讓歐洲百姓,也讓歐洲各國政府都驚恐不易。不僅是因為泰晤士晚報這篇文章上的數據極其的精準。更關鍵的是,如果泰晤士晚報的預測實現的概率很大。
也就是說,如果時間線推移到十年以後,隻怕歐洲各國就是集中了所有力量,也不是大周的對手。
陸軍就不必多少,那篇翻譯過來的《孫子兵法》無論在戰術還是在戰略上,都足足領先歐洲不止一百年。
更關鍵的是,大周海軍的擴建速度,歐洲所有國家唯以自傲的,並不是自己的陸軍,因為靠陸軍,歐洲各國也不可能將自己的殖民地擴展到全球各地。
歐洲國家自傲的,始終都在自己的海軍,即便是身為歐洲的二流國家,也有足夠的自信在海上戰勝比自己龐大數倍的國度。
可以照現在大周皇家海軍的擴建速度,去年年底的時候,大周皇家海軍無論是在數量上還是總戰艦的總噸位上,已經達到了歐洲一流強國的標準。
按照大周現在的發展速度,大周海軍全麵超越歐洲各國,隻是時間早晚的問題。
所以泰晤士晚報的文章一經發布,立刻就引起了歐洲各國的恐慌。而其中,最為恐慌的,要屬英吉利無疑。
英吉利陸軍的戰鬥力就不再多說,這麼多年下來,英吉利之所以能夠稱霸全球,賴以生存的就是自己的海軍戰力。
無論是在海軍軍隊的數量上還是戰艦的噸位上,英吉利都是無可爭議的歐洲第一。
可現在好了,大周皇家海軍的發展速度日新月異。按照大周的國力和發展速度,隻怕全麵碾壓英吉利也隻是時間早晚的問題而已。
所以英吉利政府高層對此極其的恐慌。
即便英吉利首相布萊爾多次站出來公開表明大英帝國的全球霸權無人撼動,可議會的議員對此卻沒有這麼大的信心。
隨著倫敦早報和泰晤士晚報的文章發布,歐洲各國都驚恐不易。可蒙巴頓覺得還嫌不夠,又在這兩篇文章的基礎上再添了一把火。
英格蘭日報的報刊上,在幾天之後出現了這麼一篇文章歐洲各國都應該警惕,大周的發展已經嚴重威脅了歐洲各國的經濟發展和政治、軍事文化方麵的擴張。
很顯然,這篇文章正式宣布了大周的威脅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