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周昏君!
“呦!國公爺您怎麼來了?”宸安殿外,小福子看到孫定安到來,十分的驚詫。急忙上前迎接,“您可是有事情要求見萬歲爺?不過現在萬歲爺正在和諸公商議政務,要不咱家進去回稟一聲?”
“不用!”孫定安擺手道,“老夫隻是想看看太子殿下一會兒如何表現,不必驚動陛下,老夫在這兒聽一會兒就行!”
見此,小福子點了點頭,示意旁邊的一個小太監搬一條凳子過來讓孫定安坐,就回殿伺候張淩陽去了。
此時宸安殿內,正在為如何處置遼東十三衛將士的事情吵得不可開交。
內閣首輔鄭永基說道“陛下,微臣以為,遼東之事必須詳查,並且所有犯案人員一律從重處罰,這才能起到以儆效尤的效果。”
軍閣這邊,西寧侯馬進忠卻反對道“遼東一十三衛,除卻建州、複州、金州三衛,其餘十衛之中,犯案之人不在少數,如果真的認真計較起來,隻怕這十衛五萬多人沒有幾個是清白的。
按照鄭閣老的意思,朝廷在遼東的軍事力量將為之一空,短時間內根本就無法恢複過來。”
“這又有何妨?”鄭永基輕笑一聲,說道“以遼東的地理位置,根本就沒有什麼外麵的威脅,所以軍隊少一些也是無妨。”
“怎麼沒有威脅?”馬進忠反駁道,“遼東以北的扶餘、朵顏、塔山、建州、海西、泰寧等部落,雖說名義上接受朝廷的管轄和編製,可自主權卻很大,萬一他們之中出了野心之輩,趁機占據遼東,致使遼東局勢潰爛,你說這事最後由誰承擔,難不成由你鄭閣老嗎?隻怕你也承擔不起這樣的責任吧!”
聽了馬進忠的話,鄭永基有些吹胡子瞪眼,“西寧侯這話是什麼意思?無論是建州、海西,還是朵顏、泰寧、塔山、扶餘等部,雖非漢人,可到底是我大周子民,且這些年來經過我大周的教化,性格已經變得極其溫順,根本就不可能會造反的。”
“你這話隻怕隻能哄騙一下三歲的小孩!”馬進忠嗤笑道,“錦衣衛指揮使韓笑的書信中寫的很明白,現在遼北的幾個部族因為畏懼我大周國力的原因,這才對朝廷的政令言聽計從。可在骨子裡,他們卻都是些食古不化之輩,對於他們,朝廷不得不防,所以我還是建議朝廷應該迅速恢複遼東都司的編製。”
“食古不化?”鄭永基譏笑道,“這怕隻是你們軍閣的一己之見而已。趙宸烽造反之時,韓笑憑借一己之力就能遊說遼北部族出兵協助,這哪裡食古不化了?
如果他們真的是食古不化的話,韓笑就是有天大的本事,隻怕也說服不了他們,更不可能在這麼短的時間裡就平定遼東的叛亂!”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馬進忠道,“無論遼北的部族表現的如何對朝廷忠心耿耿,對他們朝廷都不能不防!
再說,如今遼東開發還不到十年,這期間遼東各地道路的開通,土地的開發,以及礦山的開采,他們都立下了汗馬功勞,我們不能僅僅因為這一點點過錯,就全部否定他們以前的功勞,更不能因此不給他們改過自新的機會!”
“照西寧侯這麼說,那大周的律法還有什麼用?”鄭永基道,“難道僅僅因為他們以前立下的功勞,就能為非作歹?就能知法犯法?那朝廷還要律法作甚?”
“我說不依法行事了嗎?”馬進忠反駁道,“我的意思是,遼東所有將士,隻要是犯了事的,該審就審,隻是在最後處決的時候,我希望朝廷能夠從輕處理,給遼東將士一個改過自新的機會。”
“不行!”鄭永基道,“給他們改過自新的機會,那誰給那些被迫害的高麗女奴機會?她們犯了什麼錯,平白的被遼東將士玷汙?
西寧侯,你告訴老夫,你怎麼給她們這些受害的女子交代?難道僅僅是向他們道歉就算完事?反正這事內閣做不出來,也無顏去做,要做,這件事情你們軍閣去做!”
馬進忠卻道“雖然遼東將士所做之事確實有些道德淪喪,可他們到底沒有違背我大周律法……”
“可他們卻違背了做人的底線,違背了我大周的軍法!”鄭永基打斷道,“身為軍閣大臣,難不成西寧侯還要老夫提醒你大周的軍法不成?”
“你……”馬進忠一時啞然。
龍椅上,張淩陽始終不動聲色的看著堂下馬進忠、鄭永基二人吵的麵紅耳赤。
“好了,兩位愛卿不必再爭吵了!”這個時候,張淩陽突然開口道,“你們的意思朕已經知道,都是各有各的道理,朕都明白。”
說著,張淩陽看向一旁的趙昊,問道“昊兒,你覺得這件事情該如何處理?”
想了想,趙昊回道“父皇,兒臣以為,此事應該量刑處置。對於那些知法犯法的遼東高層將領,無論他們之前立下過多大的功勞,朝廷都應該從重處理。反倒是那些基層的將領和士卒,朝廷應該從輕處罰。這樣既給了那些受害女子交代,也能穩住遼東的局勢。”
聞言,張淩陽不置可否的搖了搖頭,說道“你的意思朕明白,那些高層將領以前雖然立下過不少的戰功,可該有的賞賜朝廷從來沒有吝嗇過,所以現在朝廷並不虧欠他們什麼。
反倒是那些基層的將領和士卒,他們出生入死多年,每一滴汗水都灑在了遼東的土地上,但獲得的回報卻很少,所以才想對他們重輕處理。
可昊兒你想過沒有,律法和軍法製定的目的是什麼?”
掃了眼眾人,張淩陽繼續說道“之前朕一再強調依法治國。可遇到如今的情況,軍閣卻想著法外開恩、其實並不是你們不想著依法辦事,隻是存著法不責眾的念頭。可難得這樣就能輕輕放過他們這些犯法之人嗎?”
“朕看不能!”張淩陽神色一肅,說道“彆說現在有五萬人參與其中,即便有十萬、二十萬、一百萬人參與其中,該怎麼審判就怎麼審判,並且按照我大周的律法、軍法,對他們從重處理。
軍人,是為了保護百姓生命財產的建立的,像遼東都司那般的軍隊,朝廷不要也罷,省得給朝廷丟人!”
說著,張淩陽看向鄭永基,說道“鄭愛卿,此事由你們內閣牽頭,聯合三法司共同審理此案,除卻那些確實沒有參與其中的將士之外,隻要有人碰過那些高麗女奴一根手指頭的,都給朕發配到西伯利亞砍木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