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周昏君!
“不願歸!”
這是翰林院大學士何安在征得天子同意之後,修書給分散在大周各地翰林院官員,邀請他們回來的時候,很多人給何安的回信。
不是因為翰林院的大不如前的原因,是他們這些人在地方上,在邊陲,找到了生活的樂趣。
看著原本一個個目不識丁,甚至連漢語都不會說的瓦剌人、女真人、高麗人、吐蕃人一天天的學會寫漢字、說漢語,這裡麵的有著說不出來的成就感。
而呆在翰林院,他們又能做什麼?
雖然何安的書信上說的很清楚、很明白,修史是一件青史留名的事情,可在邊陲呆的時間久了,他們早已忘了什麼功名利祿。
當然,也不是沒有人回京。
那些熱衷名利的人自然願意回去,可何安挑人,又豈會挑選這樣的人修史?
“看來還是得求史學院幫忙了!”最後何安還隻能向皇家學院史學院提出請求,讓那裡的學子、教師幫忙修史。
修書,特彆是休史,是一件極其繁瑣、且時間漫長的事情。
一部史書,可能要花上幾年,甚至十幾年才能完成。
因為不僅要用最精簡的文字描述曆史人物的鮮明性格和分析曆史事件爆發的種種因素,還要考較曆史人物和曆史事件的真實性。
反複校驗、反複對比、查漏補缺,如此種種,實在是繁瑣至極。
……
“諸位,你們聽說了嗎?咱們的天子在洛陽北麵的邙山修建了一座公墓,隻有為國奮戰的勇士,才有資格入葬其中。”
遠在幼發拉底河東岸的周軍軍營,馬進忠、孫定宗兩人將軍中所有中上層將領全部召集起來,神色精彩的說道。
“咱們在異國他鄉,拋頭顱、灑熱血,為的不就是生前利、身後名嗎?
如今,天子給了咱們機會,一個足以榮耀千古的機會。
隻要此次咱們能大勝歐羅巴聯軍,咱們這些人死後就有機會入葬邙山公墓,受到天子和滿朝文武的祭奠。
這是多麼大的榮耀?
想必不必老夫在此多言!
所以,老夫和西寧侯商量之後決定,三日後對歐羅巴聯軍展開決戰,不成功便成仁。
諸位將軍可有信心?”
看著孫定宗炯炯有神的目光,在座的一應中高層將領眼中也是神采奕奕,大呼著“有!”
也許,在座的一些將領會貪生怕死,可為了身後的榮耀,為了自己的子孫能夠昂首挺胸做人,他們還是會在必要的時刻奉獻出自己的生命的。
因為希望,很多年以後的某一天,他們的子孫可以驕傲的對彆人說起“我的父親祖父曾祖先祖就葬在邙山公墓!”
然後指著他們的墓碑,他們的後人可以驕傲的說出自己的種種英雄事跡。
“孫兄,你說,這次咱們能勝嗎?”眾人離開之後,馬進忠緊皺著眉頭問道。
在馬進忠看來,雖然這樣可以鼓足士氣,可歐羅巴聯軍的實力也是不容小覷,麵對他們,周軍其實是沒有必勝的把握的。
“周兄,我剛才已經說過,此戰不成功便成仁!”孫定宗歎了一口氣,說道。
孫定宗又何嘗不知道此戰的勝負乃是五五之數?
可孫定宗也沒有辦法。
雖然朝廷沒有催促,可孫定宗還是從他族兄孫定安、族侄孫啟承的書信中得知,如今,朝廷的財政已經到了捉襟見肘的地步了。
甚至,天子還下旨從皇家銀行調撥了五千萬兩的儲備銀,來緩解朝廷在財政上的壓力。
三十萬大軍在外麵之外征戰,所需的軍餉可不是一個小數目。
無論是武器彈藥還是糧草、棉被、衣物,從大周或南洋運送到現在的幼發拉底河這邊,所消耗的銀子都是海量的。
戶部曾做過一個統計,發現遠征西亞的這三十萬大軍,每天消耗的各種物資加起來,高達二十萬兩白銀以上。
就拿最普通的糧草來說,在南洋收購時,糧草的價格一石糧食在半兩銀子左右。
而運輸到西亞,加上沿途的消耗,一石的糧食的價值就要在二兩銀子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