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德川明吉說的滔滔不絕,張淩陽好笑道“你就不怕你一回國,你的兩個弟弟就會對你發難嗎?”
“不怕!”德川明吉搖頭道,“小人手中有陛下的聖旨,即便小人的那兩個弟弟有天大的膽子,也不敢對小人如何的。
否則的話,就成對皇帝陛下大不敬了!”
“朕在你們扶桑就那麼有威嚴?”張淩陽半信半疑道。
“對於皇帝陛下您說出的話,扶桑沒人敢不遵從!”德川明吉答道。
“真的?”張淩陽明顯有些不信。
“千真萬確!”德川明吉信誓旦旦的保證道。
其實也難怪。
作為大周皇帝,張淩陽很難體會到諸如扶桑、高麗這些藩屬國對大周的心態。
這些藩屬國對大周是怎樣的心態呢?
用後世的一句話,那就是跪舔。
是的,無論是扶桑還是高麗,亦或是其他藩屬國,對大周都是跪舔的心態。
如果此刻大周隨便派遣以為將軍在扶桑亦或高麗駐守,那這個將軍在這兩個藩屬國,就是實際意義上的太上皇。
可能這個將軍,在大周朝廷裡的地位並不高,可出了國門,他就是人上之人。
就好比前世蟎朝後期,蟎朝和扶桑爆發戰爭的前夕,駐軍高麗的袁士楷在高麗國不就是太上皇嗎?
而且,蟎朝還是那個模樣的時候。
更何況大周的國力乃是實打實的世界第一。
在與歐羅巴聯軍的戰爭爆發之前,英吉利帝國還可以吹噓自己是世界第一強國,。
可隨著西亞戰爭的結束,大周登臨世界霸主的寶座,已經成為了無可爭議的事實。
在這樣的情況下,大周的那些藩屬國自然而然的,對大周這個宗主國更加的恭敬有禮。
甚至可以說是有求必應。
就好比扶桑。
在扶桑,國內那屈指可憐的礦藏基本上都被來自大周的商人所承包了下來。
而最豐富的銀礦,也被大周皇家銀行以極小的代價全部收購。
在中亞、在天竺,凡是大周用得著的礦石,都是一車又一車的被輸送到了大周。
現在也就是南洋地區沒有過多的開采。
這是張淩陽給自己的子孫的自留地,自然不會如同其他地方那般竭澤而漁。
其實其他地方也不能說是竭澤而漁。
大周朝廷在開發藩屬國礦藏的時候,都是量力而行。
不是朝廷不想多開采,而是開采出來之後,運輸是一個大問題。
在大周,火車的研發剛剛被提上日程不久,所以想要運輸藩屬國的各種礦藏,隻能靠馬車亦或是船舶。
所以可是說是,現在有限的運輸能力已經嚴重的影響到了各藩屬國的礦產運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