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趙岩倫提出期望獲得緬甸聯邦政府支持,重建佤邦軍的提議時,兩人流露出了微妙的猶豫。
恩邁捕捉到了這一細節,不禁好奇地問:“兩位是否擔憂接納趙岩倫會導致軍團的敵意?”
溫俊凱,一頭稀疏的地中海發型,戴著一副眼鏡,皺著眉回應:“實情是,我們前幾天剛派了幾位人員從龍國進入東禪邦,試圖說服軍團加入我們。”
“什麼?”恩邁和趙岩倫皆是一愣。
“五七零”
緬甸聯邦政府已經如此急切了嗎?
拉攏克欽軍和克倫軍這些與緬甸政府打了數十年仗的老牌勢力也就罷了,現在竟然還想拉攏軍團?
一旁的杜拉瓦錫則說:“畢竟軍團能戰勝佤邦聯合軍和猛拉軍,以及占據景柬多年的烏蒙氏族,其軍隊實力必然強大。再加上東禪邦已被他們占領,我們初步估計,軍團能調動十萬到十五萬的軍隊。若能拉攏軍團加入我們,我們將擁有一個極為強大的盟友。”
“那麼,代價是什麼呢?”趙岩倫皺眉問道。
要讓擁有十幾萬兵力的軍團加入緬甸內戰,加入人數和裝備都處於劣勢的緬甸聯邦政府,必然需要付出代價。
溫俊凱和杜拉瓦錫交換了個眼神,然後點頭,由溫俊凱緩緩開口:“隻要軍團願意加入緬甸聯邦政府,我們承諾戰爭中軍團攻占的土地,都將由軍團統治。這條件不可謂不豐厚。”
軍團占領東禪邦,想要在緬甸進一步擴張,勢必會向東進攻北撣邦軍、南撣邦軍和緬甸政府軍的領地。
緬甸政府軍就不用多說了,北撣邦軍和南撣邦軍雖已分裂,各自成立了所謂的撣邦政府,長久與緬甸政府軍對峙,時有衝突。
但他們並未加入緬甸聯邦政府,因為他們一直想獨立建國。
因此,溫俊凱和杜拉瓦錫給予軍團的條件相當實際。
但他們也估算過,以軍團主體是華人為前提,最多隻能占領撣邦其他地區,就會麵臨多民族和人口問題,以及南北撣邦軍的遊擊戰。繼續向西擴張肯定會受阻,但拿下整個撣邦應該不成問題。
這也是溫俊凱和杜拉瓦錫商量後最能接受的結果。“其他人知道了嗎?”恩邁露出老者的深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