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江,這個在緬國境內被稱為薩爾溫江的河流,貫穿撣邦南北,成為了區分三個自治區的自然邊界。
東邊以怒江為界,便是東撣邦的領地。
怒江兩側山巒起伏,叢林密布,地形險峻,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一道屏障。
南佤邦特區和南撣邦軍的勢力範圍,也是以此為界。
南佤邦軍在軍團進攻失去孟薩和孟東兩縣後,派遣軍隊試探,並搶占了位於怒江東岸的萬薩拉小城,45號公路線就穿過這個小城。
南佤邦的貨物要進入緬甸中部和南部,必須經過這座橋。
同樣,南撣邦軍若想購買中部和南部的物資,也得走這條路。
軍團整合完東撣邦後,跨過怒江的第一個目標便是望通封室的控製區。
萬薩拉,這個小小的河邊小鎮,人口不過千人,坐落在河穀平原,因地形相對平坦,45號公路線的橋梁便建在這裡,也使得小鎮繁榮起來。
南撣邦軍以為控製住橋梁和萬薩拉,就能阻擋軍團向西的擴張。
然而,當軍團真正展開攻勢,萬薩拉的南撣邦守軍首當其衝。
兩架入侵者戰機呼嘯而過,對準萬薩拉公路大橋的南撣邦軍哨所和防禦工事狂轟濫炸。炮彈如雨般落下,橋頭陣地瞬間化為火海。
南撣邦軍士兵艱難躲藏,拚命求援。
在第一波攻擊中,小鎮外圍已被軍團攻占,麵對裝甲車和步兵的衝鋒,南撣邦軍士兵抵擋一陣後開始撤退,因為軍團的炮火和空中支援已到位。
兩架米24武裝直升機在空中盤旋,60毫米迫擊炮和107毫米火箭炮傾瀉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