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軍團攻占緬甸國會大廈,衝進總參謀部的時候,在距離總參謀部三公裡遠的武納體育場,幾個秘密出口開啟,一隊手持武器的緬甸精銳士兵湧出,迅速布置警戒。
武納體育場駐紮的緬甸機動步兵團團長指揮士兵們打開通道,讓他們離開。
敏東來這是自軍團空襲緬甸政府以來首次走出地下堡壘,踏上地麵。
此時,軍團參與內戰已有十二天,阻止他們進入內比都已是第五天。
除了內比都市區西北方向的武納體育場還在緬甸軍隊控製下,包括市中心的國會大廈和總參謀部等重要政府機構都已失守。
即使這片仍由緬甸軍隊控製的區域,也在過去幾天裡遭受了軍團的持續轟炸,駐紮在此的一支機動步兵旅和兩個預備役師近兩萬人的兵力損失慘重。
還有從內比都各地撤下來的殘兵敗將,大約五六千人。
所以當敏東來和其他高級將領從武納體育場出來時,眼前是一片荒涼的景象。
周圍建築大多遭到轟炸,支離破碎,幾乎看不到完整的建築。
就連他們身後的武納體育場也被炸掉半邊屋頂,到處是碎石磚塊,角落裡休息的士兵疲憊不堪,士氣低落至極。
十幾輛裝甲車停在體育場前。敏東來向下屬將領點頭示意。
大家表情凝重,分批上了裝甲車。包括緬甸軍隊副司令溫俊、總參謀長妙烏在內的幾位將軍、副將軍、上將等。
由於軍團占據空中優勢,他們緊急炸毀了巴彥水庫,必須趁洪水延緩軍團進攻的腳步,爭取逃生時間。所以每個人分配了一輛裝甲車,每輛車都有伴隨的車輛和武裝人員,每位高級軍官都帶了幾名親信副官。
他們甚至做好了最壞的打算:如果敏東來的車輛在突圍中被軍團摧毀,他死亡,那麼溫俊將自動晉升為總司令,成為新的領導人。
如果溫俊也死了,就由妙烏擔任總司令。
如果妙烏也死了,那麼自動晉升。
在關係到緬甸軍隊生死存亡的時刻,這種方法就是應對最壞情況的預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