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來自紅警係統的戰士、文官和工程師是他敢於在這動蕩的緬甸,以少數族群建立新王朝的底氣。
全球二百多個國家中,現今仍有君主的國家隻有二十七個,大多數是小國。
比如南洋的汶萊王國,人口僅四十五萬;
人口多一些的如東南半島的高棉王國,有一千六百萬人口;
南洋的馬來王國,人口高達三千三百萬。這些國家曆史上都曾長期有封建王朝,即使在近代被西方殖民者控製,仍保留了君主製度。二戰結束後,全球興起獨立熱潮,這些國家借此機會獨立,許多也保留了君主製。
但每個現存的君主製國家,其君主在近代曆史中的領導作用對民眾的擁護至關重要。
而緬甸並沒有這樣的基礎。五千四百萬緬甸人分為一百五十多個民族,最大的緬族有三千多萬,而王耀的華人則有兩百六十多萬。要在如此多元化的地區建立新王朝,必定會遭到當地勢力的反對。
唯有強大的軍事實力才能穩固統治。加上紅警係統源源不斷的人才輸出,通過漢文化教育同化國民,王耀相信隻需十年,新一代年輕人就能徹底被同化。
緬甸華人的人數其實並不少。
相比於一百五十萬左右的孟族和一百萬左右的克欽族,兩百六十萬的華人族群在緬甸少數民族中能排到第三,僅次於四百萬的克倫族和八百多萬的撣族。
然而,緬甸官方並不承認華人是一個單獨的族群,還細分了華人,比如果敢特區的果敢族。
在中央平原和南部沿海的政府核心區域,華人族群的發展受到限製,比如禁止華人學校,使華人的文化教育難以普及。
據說,現在南部沿海的華人新生代被強製進入緬文學校,有些孩子已經不會說漢語了。
“前線的兵力損耗如何,還夠用嗎?”王耀阻止了陳霖誤解他的意圖,想要暗殺素敏等前政府官員後,轉而詢問前線部隊的損耗情況。
“空軍部隊基本沒有損失,畢竟我們掌握了製空權。”
“陸軍部隊,幾支合成旅都有些損失,從開戰至今,主力合成部隊總共損失了一百三十七人,陣亡二十一名,受傷一百零四人,失蹤十二人。
主力部隊的損失可以忽略不計。
就算在南桑縣、柯林縣和進攻東枝的戰場上,作為主力的重裝合成部隊都是在李重的猛烈轟炸之後才發起進攻的,就像海灣戰爭那樣,地麵部隊上去基本上是做收尾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