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德勒、內比多和仰光的軍事基地還需十幾個小時才能到達。畢竟路途遙遠,還得翻越緬甸山脈。但一旦基地到位,隻需幾天就能快速成長為分基地群。"王耀手中的資源越來越多,這些分基地的建設速度也會更快。
目前,王耀的三個紅色警戒基地每天能生產1500名紅色警戒係列的士兵或人才,總共每天4500人。等這些分基地到位後,三五天內就能達到相同水平。
到時候,王耀坐擁八個紅色警戒基地,每天能產出名士兵或人才。扣除一半人力用於行政官員、科學家、工程師以及警衛部隊的基層軍官,大約人力能補充到主力部隊。
這意味著兩天就能組建一個合成旅。一個月後,王耀的軍團主力合成部隊和空軍能擴充至18萬人,加上現有的人主力,接近24萬的主力部隊。再把十幾萬緬甸軍隊俘虜轉化為士兵,征召新兵,湊足20萬的警衛部隊,40多萬兵力足以統治整個緬甸。
然而,除了軍隊的擴張,行政官員的短缺也非常嚴重。按照各國官員比例,大約2到5,軍團要深入統治緬甸每個村鎮,必須分配相應的行政官員。
已知緬甸有5400萬人口,需要的行政官員數量在270萬到324萬之間。即使一個月後軍團的軍隊實力擴展到40多萬,將生產的人力供應給行政官員,也需要225天以上,才能完成如此龐大的行政官員隊伍。
對其他新興政權來說,不到八個月擁有200多萬能統治全國的行政官員是好事,但對於擁有紅色警戒基地的軍團而言,時間太長了。此外,推廣漢語教育,讓漢語成為主流,也需要百萬級彆的教師。
緬甸當地的華人族群隻有260多萬,就算全部參與也無法填補這個缺口。因此,王耀決定招募東南亞和南洋的華人族群。
作為離龍國最近的地區,東南亞的華人數量有3000多萬,占全球海外華人的半壁江山。其中暹羅王國有一千萬華人,馬來西亞有600萬華人,新加坡有300萬華人,菲律賓的華人雖不足100萬,但有華人血統的人超過1800萬。
東南亞各國都在想辦法限製華人族群的發展和擴張,許多華人為了避免打壓,通過融入或改變身份加入其他族群。在各國官方定義中,有華人血統的人不算華人,所以如果仔細計算,南洋地區3000萬華人這個數字可能還要翻倍。
近幾十年,海外華人的存在感較低,大部分是因為被各國有意壓製,加上新一代接受西方教育,逐漸淡忘了體內流淌的華夏血脈。更有甚者助紂為虐,專門欺負華人,包括從龍國出國的華人。
但在冷戰前,海外華人族群還很重視血脈親情,當龍國遭受侵略時,世界各地的海外華人都捐款捐物,為當時的國家提供了大量抗日資金和物資。還有許多人回國參加抗戰,犧牲在對抗日軍的戰場上。
隻是隨著時間流逝,老一輩逐漸老去,新一代受到西方國家影響,對華人的血脈認同感減少。在許多國家,甚至出現了華人官員上台後立即出台限製華人政策的事件。
現在,王耀要將這些散落在各地的海外華人聚集在自己的旗幟下,帶領他們回歸華夏血脈的根基!
當然,對於華人中的犯罪分子,王耀也不會吝嗇槍膛裡的子彈。
"現在雖然還有一些地區未穩定下來,但人才的招募可以開始了。"王耀對陳霖說,"不僅是緬甸的華人,其他國家,無論是暹羅王國、馬來西亞還是新加坡,隻要願意來發展的華人,我都歡迎。
"其他民族,如果願意在我統治下發展,願意效忠於我,我也歡迎。"
"雖然現在的緬甸還未結束內戰,但我們很快就能平定各地戰亂,讓緬甸進入高速發展時期。"
緬甸長達70多年的內戰導致文盲率高,王耀需要引入各種人才,隻要他們願意效忠,王耀不介意給予高官厚祿,給他們跨越階級的機會。
"遵命!指揮官閣下!"陳霖記下了王耀的命令。
然後問道:"指揮官,各國希望與我們建立正式的新外交關係,所以新國家的建立刻不容緩。
"您是選擇先稱王,還是直接稱帝呢?"(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