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秦國東部的鄰國天竺,一直在覬覦阿薩姆地區的邊境地帶,之前趁秦國剛剛建國之際,派遣軍隊侵占了潘鬆地區,並一次性派出了兩萬多兵力強行進駐,意圖形成實際占領。然而,秦國已非昔日的緬國,秦軍立即出動戰鬥機和空軍部隊,實施空降作戰,不僅成功收複潘鬆地區,還將天竺軍隊的一個山地師和一個步兵團共兩萬多士兵俘虜。
隨後,秦國空軍更是跨境打擊天竺空軍,擊毀了十架天竺的米格29戰鬥機,導致天竺空軍遭受自第三次天竺國與小巴國戰爭以來的最大戰鬥損失!
麵對秦國海軍的大秦帝國號核動力航母突然亮相,全球為之震撼!這艘航母與白起號大型核動力導彈巡洋艦組成的海軍艦隊令天竺海軍徹底膽寒。當秦國海軍航母艦載機群發動一波低空突襲,打亂了天竺海軍陣型,並且毫不避諱地用火控雷達鎖定天竺軍艦時,天竺海軍發現自己連反擊都做不到。
在這種巨大的代差威懾下,天竺海軍隻能退回本土,其國家也因此偃旗息鼓,甚至在西部與小巴國爆發一些衝突以轉移與秦國在東部的緊張局勢。
然而,天竺國像一頭受了傷的鬣狗,退回到老巢舔舐傷口的同時,仍然緊緊盯著秦國,一旦發現秦國有任何動靜,便會立即撲上去攻擊。
如今,天竺國正在發動輿論戰,通過網絡對秦國進行大量負麵抹黑。“這是我們近期在網絡上收集到的有關秦國的負麵信息,總數達到一百二十七萬多條,其中大部分已經經過核實,其中天竺國人占據了百分之二十四,暹羅王國占據百分之十,南越國占比百分之三,其他東南亞國家占比百分之九,以鷹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占比百分之二十五,另外百分之七來自於其他國家,最後的百分之二十二則無法確定來源。”伊娃將一份情報發送給了王耀的平板電腦,並彙報了最近的網絡輿情狀況。
王耀躺在椅子上,打開平板電腦查看這份文件。自從軍團時代開始,他就高度重視網絡輿情戰的管控,開設了軍團網頁,通過公開處置電信詐騙犯、毒販等罪犯的行為吸引網民關注,其中大多數是東南亞地區的網民,因為該地區人口眾多,網民數量龐大,而且大部分國家沒有網絡安全牆隔離,使得東南亞地區的網民可以直接瀏覽美洲、歐洲的論壇,反之亦然,網民流動性極大。
軍團憑借此前的執行直播和金三角熱點新聞吸引了超過一億的關注度,軍團網頁的注冊用戶數高達上千萬。隨著軍團贏得緬國內戰並建立了大秦帝國,軍團網頁也隨之升級成為帝國官方網頁,並進行了一定程度的拆分,部分內容被獨立成不同的網站,以便與帝國官方網站相區分。
如今,由於秦國在國內開展嚴厲打擊行動以及對緬族大家族的抓捕行動,雖然在國內輿情風波得到了一定控製,但在網絡上,以鷹國為代表的西方國家勢力又掀起了新一輪抹黑大秦帝國的輿論戰。
麵對這種情況,建立一道安全牆直接隔絕是最為有效的方法。然而,這並非王耀所願接受的。他不喜歡被動防守,更傾向於主動出擊。
於是他放下手中的平板電腦,看著伊娃問道:“如果我們反擊的話,在網絡輿情上能達到什麼樣的效果呢?”
伊娃的反情報部門下設有一個輿情監控局,專門負責監測網絡上有關秦國的輿情動態。她回答說:“陛下,全球主流媒體基本都在西方國家手中,所以我們無法在他們的網絡輿情陣地上展開有效的反擊。我們曾經嘗試在推特和臉書上注冊官方賬號,但都被鷹國政府乾預,封殺了我們的賬號。”
聽到這裡,王耀不禁微微皺眉,正如他之前所預料的那樣。早在景東時期建立軍團網頁時,他就預見到一旦自己崛起,必將與以鷹國為首的西方陣營產生不可調和的衝突。而在宣傳陣地上掌握著全球主流新聞媒體的西方國家,自然會對他采取限製措施。
針對這一現狀,王耀給出了指示:“那就增加對我們自己宣傳陣地的投入。將那些分離出去的網站重新整合,依舊以軍團網站為主體,將其打造成為一個集新聞、論壇、社交於一體的綜合型網站,並開發獨立的APP應用,命名為藍星村。”
“我們要主動爭取在全球輿情話語上的主導權,不能讓西方國家控製了輿情陣地!”想到如今龍國和沙俄帝國在網絡和國際主流輿情陣地上的落後地位,王耀內心深處始終彌漫著一種危機感。
伊娃在一旁快速記錄下王耀的指示。“在宣傳工作上,我們可以借鑒維基解密的做法,依據網民投票結果,對外公布各國曆史事件的揭秘內容。”王耀麾下彙聚了許多人才,包括各類網絡黑客,他們能夠侵入世界各國政府機構的網絡係統,獲取其政府文件。
然而,這類行動不宜由帝國直接出麵,因此需要設立一個獨立的部門秘密運營這個網站,將其打造成一個揭露世界各國秘密的新論壇。得益於王耀手中的紅警基地自帶的強大反網絡攻擊技術,對於網絡黑客的威脅根本無所畏懼。
於是乎,王耀打算大乾一場,直接對西方國家政府進行網絡入侵。一旦曝光西方國家所作的種族屠殺、泯滅人性的行徑,這些醜聞一旦泄露,無疑會在世界新聞界和網絡上引發熱議。
以此種方式吸引各國網民,構建屬於自己的輿論陣地,這就是王耀的計劃。
隨著時間慢慢步入九月,秦國的天氣變得越發酷熱,許多地區的溫度更是創下了曆史紀錄。
早晨的陽光灑進謝晉的房間,蘇盛從硬邦邦的木板床上醒來。
電風扇在耳邊呼呼作響,窗戶外麵的世界已被濃濃的晨霧籠罩,而門外的走廊傳來了鄰裡們忙碌的聲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