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暹羅國王七十歲的慶祝活動成了暹羅的旅遊宣傳活動,短短幾天內,來暹羅旅遊的遊客就超過了六十萬,其中最多的是來自龍國的遊客,超過了十五萬,其次是馬來王國和南棒國,接著是天竺國、東瀛國、沙俄帝國。
這些國家在暹羅的遊客人數從幾萬到十幾萬不等。戰爭爆發後,這些滯留遊客和僑民的安全撤離問題在他們各自的國家引起了廣泛關注。各國政府迅速與秦國建立外交聯係,希望能安全地撤回他們的公民。
當秦國陸軍開始包圍暹羅首都曼城時,各國大使和外交人員爭相聯係秦**隊,希望開通一條人道主義通道,撤離他們國家的遊客和僑民。秦國同意了這個不影響戰爭的人道主義請求,但撤離地點必須是秦國指定的撤退點,而且撤離的各國遊客和僑民需要接受秦**隊的安全檢查後才能離開。
聚集在渭南河邊東側民間碼頭的七千多名各國遊客和僑民隻是第一批撤離的,還有更多的遊客和僑民正源源不斷趕來。為了確保幾十萬遊客和僑民的安全撤離,需要大量的物資供應,特彆是食物和水源。因此,各國在暹羅的大使和外交人員紛紛來到這裡。
一方麵是為了安撫本國遊客和僑民,有效地組織他們,防止混亂;另一方麵是向秦國提出交涉,希望能從暹羅本地購買物資,或者從外部運輸物資進來;最後,他們還希望能夠組織民間船隻的船隊,撤離本國公民。畢竟,並非所有國家都能像龍國那樣直接派出艦隊撤僑。
通常情況下,當一個國家或地區發生大規模武裝衝突甚至戰爭時,各國的撤僑行動通常由官方出麵,通過包機或包船的方式進行,隻有少數情況下才會動用軍方艦隊撤僑。甚至像鷹國那樣,讓本國遊客和僑民自行想辦法回國才是常態。
比如,尼泊爾這個位於喜馬拉雅山脈的小國,當年發生地震,一度與外界失去聯係。恢複通信後,龍國首先用飛機撤離了本國公民,其他國家的民眾大多被要求自己回國。那時,南棒國和東瀛國等一些國家也是要求他們的遊客和僑民自己想辦法回國,最後還是基於人道主義精神,龍國在飛機有空位的情況下,幫助撤離了一些其他國家的遊客和公民。
因此,這次南棒國和東瀛國也不打算派艦隊撤僑,因為他們必須得到鷹國的許可。但他們滯留在暹羅的遊客和僑民多達十幾萬人,該如何撤離呢?於是,兩國政府和外交官紛紛想起了第一個派出撤僑艦隊的龍國!
龍國這次組織了大規模的撤僑艦隊,完成任務後,如果請求他們協助撤僑,以龍國的作風,應該會伸出援手吧?大不了由國家撥款,雇用龍國撤僑艦隊中的民間船隻,在完成龍國的撤僑任務後,幫他們撤離本國的遊客和僑民。
至於這筆錢款,到時候向國家財政部門彙報時,該誇大多少倍呢?
南棒國駐暹羅大使金畢城正思索著這次能撈到多少錢,人群突然騷動起來,打斷了他的思緒。他似乎聽到了一句韓語呼喚,皺著眉轉過頭去。
砰!槍聲響起時,金畢城剛好看到一個有點眼熟的年輕人被子彈擊中倒地,鮮血染紅了地麵,秦國士兵立刻提高了警惕,各國大使和外交人員也驚呆了。
“報告!發現騷亂者,我軍戰士前往製止,要求對方配合調查,對方不配合,試圖逃跑,我軍戰士警告後對方仍未停止逃跑,已被我軍戰士擊斃!”一名負責現場治安的秦軍少尉軍官來到林延年麵前,立正敬禮,鏗鏘有力地彙報。
林延年點點頭,回敬了一個軍禮。然後,他戴上耳機,從手下軍官那裡了解了更多詳細情況。
“金大使,你能解釋一下嗎?”林延年示意手下士兵處理被擊斃的屍體,轉頭冷冷地看著南棒國大使金畢城。
此時,碼頭外已經擠滿了各國遊客和僑民,成千上萬的人黑壓壓一片。雖然剛才的槍聲讓大家受驚不小,但隻有一聲槍響,在秦軍戰士和各國外交人員維持秩序和安撫下,民眾並未發生大規模騷亂。
但在碼頭,各國大使麵色嚴肅,紛紛看向金畢城和秦**官。甚至一些碼頭的記者已經開始興奮地用攝像機拍攝,準備撰寫新聞標題。
“林參謀!我還想問問你們呢!”麵對各國外交官的目光和圍觀群眾及記者的攝像機,南棒國大使金畢城假裝鎮定,反駁道:“為什麼貴方要傷害我國遊客!這關乎我國民眾和國家尊嚴的重大事件!”
“如果貴方不給我大南棒國一個合理的解釋,我們的艦隊可能會開赴暹羅灣對貴國進行質問!”
金畢城那種無知而又自大的話,讓在場的所有人都忍不住皺起了眉頭。他好像真以為他們的軍隊有主權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