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換成其他國家的軍隊,登陸艇上的士兵或許會有些驚慌失措了。
但是秦國的海軍陸戰隊身為帝國的常備精銳,采用的是綜合編製,全體官兵都是紅警係統培養的紅警戰士,對他們而言,戰爭就如同家常便飯,生死隻不過如同返回係統一樣尋常。
在登陸艇中,數百名全副武裝的海軍陸戰隊士兵盤膝坐著,有些還時不時抬起頭檢查四周的情形。
這些LCU登陸艇都是通用型,和幾十年前二戰時英國建造的第一批登陸艇沒多大差異,隻是使用了現代船舶鋼材質,強化了動力係統,使得速度有了不小的提升。從炮擊開始的時候,這批登陸艇隻距離海岸線七八公裡,以五節航速隻需十五分鐘就能衝擊海灘,順利完成登陸。
但這短短的十五分鐘裡,也足夠這些岸防火炮發射六十到七十枚炮彈了。
因此,為了讓這些岸防火炮不再構成威脅,確保第一批登陸部隊能夠更順利地登陸,秦國海軍第二艦隊立即對這些暴露的岸防火力進行精準打擊。
首先,兩艘驅逐艦上的垂直發射裝置射出幾枚對地巡航導彈,針對沿海小島和陸地山頭上的幾個越南南岸防炮兵陣地進行了襲擊。
六枚巡航導彈帶著滾滾濃煙和熾烈的尾焰,從艦船上呼嘯而出,直奔越南南的目標防禦區域而去。
緊接著,幾架A-10攻擊機也抵達現場,對芽莊市沿海的軍事據點再次進行一波炮轟洗禮。
原本就已經遭受多輪轟炸和打擊的芽莊市軍事據點和堡壘,迅速被爆炸所吞噬,一簇接一簇的火球從芽莊市周邊的小島和陸地山頭升起。
在芽莊市的最西側,一座昔日的旅遊標誌早已在連續多日的大火與轟炸中破敗不堪。
幾名炮兵在發射了幾枚炮彈後,趕緊開始收起這門D-74加農炮,準備轉移。
然而,秦軍的報複快得令人猝不及防,他們剛剛開炮,不到兩分鐘,報複性的打擊如約而至。
從幾十公裡外的秦軍驅逐艦發射的巡航導彈猛烈地砸在這座要塞上,瞬間的巨大爆炸吞沒了大半要塞,甚至將這門D-74加農炮以及整支炮兵班一同炸飛,連渣都不剩。
同樣的打擊,在芽莊市沿線諸多小島和陸地山頂不斷上演。
駐守此處的越南南軍隊第七軍團第七十五炮兵師下轄的岸防炮兵旅徹底被打懵了,越南南的炮兵紛紛放棄火炮,急忙往山下和叢林逃遁,junguan們帶頭,開著軍用摩托車或原用於牽引火炮的卡車,倉惶逃脫。
負責守衛胡誌明市的越南南第七軍團擁有五個步兵師、一個炮兵師、一個裝甲師、一個防空旅以及一些獨立部隊,總兵力大致在十萬左右,還沒包括他們的民兵和緊急動員兵。
作為胡誌明市的門戶,第七軍團在芽莊市部署了兩個步兵師、一個炮兵旅及一些獨立部隊,超過了應有的防衛力量,意圖用城市巷戰拖延秦軍登陸部隊,使其不容易奪取芽莊市的深水碼頭。
"司令!炮兵225旅報告!他們遭遇秦軍軍艦發射的巡航導彈和飛機的打擊,損失嚴重!無法繼續炮擊!
"在芽莊市中心的一家地下商場裡,一名氣喘籲籲的通信兵帶來了噩耗。
這是第七軍團下屬302步兵師的指揮中心,師長馮廣清同時也擔任何大噸軍事指揮部的司令官。
第七軍團管轄著胡誌明市、何大噸省以及平陽省在內的八省一市,每省各自有一個軍事指揮部,負責統籌管理全省的民兵、預備役及正規軍。
畢竟越南南的國家政策是以軍為首,軍隊擁有很多附屬產業,而這些產業的工人也被視為軍方的一員,獨立於地方政府管轄之外,直屬軍方管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