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來說,這種距離下兩枚反坦克導彈的命中率是很高的。
然而當南越軍反坦克炮兵們打出導彈後滿懷期待地等著爆炸場景時。
M1A2主戰坦克頂部的光棱反導係統瞬息檢測到了來襲目標,光棱鏡迅速轉向並實施攔截。
兩輛M1A2主戰坦克的光棱反導係統交織交錯攔攔截,反坦克導彈還沒靠近五百米就被在半空中爆破了。
巨大的火球在天空中升騰,藏在掩體和建築物後的南越軍反坦克炮兵們都目瞪口呆地看著這一切。
接著,秦軍主戰坦克的反追蹤係統迅速鎖定目標敵軍,炮塔轉動,120毫米炮管瞄準,開火,乾淨利落!
轟!轟!
機場北部發生爆炸,被擊中的區域很快被硝煙彌漫,南越軍的兩個反坦克班傷亡嚴重。
秦軍這種光棱反導係統使用的是被動雷達製導,也就是來襲導彈才會被探測到,從而迅速做出反擊。
有了這款光棱技術提供的反導係統,秦軍坦克在防護反坦克導彈和無人機的能力方麵得到了很大提升,不過為了安全起見,在城市戰和叢林戰鬥中,仍然加裝了頂篷。
南越**隊哪遇到過這種降維打擊,兩國之間的技術水平居然相差一代!
他們的某些戰術觀念還停留在上個世紀,在秦軍空軍長時間轟炸下早已失去了大量重型裝備,剩下的克星和複古坦克也打不過秦軍的手持戰鬥坦克和重要庫藏。
士氣已跌至低穀的南越**隊往往與秦軍一交手就土崩瓦解,甚至出現成規模的潰逃和投降。
秦軍就這樣一路攻城略地,打得城區內三萬多南越正規軍和兩萬多民兵落荒而逃,不斷擴大占領區域。
當海軍陸戰隊三個營主攻頭頓市城區之際。
海軍陸戰隊第一旅第一營的士兵們乘坐在兩棲攻擊艦上的夜鷹運輸直升機和米-24武裝直升機,發動突襲,針對頭頓市東部的一座公路大橋!
頭頓市三麵被海環繞,陸地上僅有一個出口,就是通往陸地的這片區域。
但這片地域水道遍布,窪地多,隻有三條公路橋梁連向外界,其中最大的是L51公路線上的頭頓大橋。
南越軍隊在這三座橋上各部署了一個連的兵力,於橋兩端設防。
可麵臨秦軍空降襲擊,這些駐守大橋的南越軍隊被打得狼狽逃竄,甚至沒時間引爆炸藥破壞橋梁。
封鎖大橋之後,頭頓市內數萬的南越軍隊就成了甕中之鱉,難以脫逃!
拿下頭頓市,秦國海軍第二艦隊就有了一個橋頭堡,可以從這裡發起攻勢,直逼附近的湄公河三角洲和胡誌明市!(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