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隻顧看風景卻走錯了路,沒找到渡口。估計上遊江道窄,眾人選擇沿江南岸向西南方向尋找渡口,看到前麵有一個江心大島。
來到江南岸的山腳下,見一農戶在山坡上的農地裡忙碌,韓遂大聲問:“請問去蕪湖哪條路最近”農戶高聲答道:“沿江向西南到桐廬鎮江北岸再向西北有條近路直達揚州丹陽郡蕪湖縣。”
剛走出不到幾十步,回頭見農戶正在招待三個黃衣少年吃瓜,眾人氣憤了,冬天居然有瓜吃好汝個瓜農,有瓜怎麼不給吾等吃瓜於是慫恿韓遂回去買瓜,韓遂隻好帶了些布帛幣撥轉馬頭。
韓遂還沒走幾步,發現了奇怪的事,隻見三個黃衣少年站在瓜地裡,那瓜農卻莫明其妙地向山下走來。突然,三個黃衣少年輕飄飄從韓遂的視線裡消失不見了,韓遂驚呆了,猛揉眼睛。又見瓜農走了幾十步一回頭也發現三個黃衣少年不見了,瓜農搖著頭嘴裡嘟喃著什麼走回瓜地。
韓遂騎馬上坡來到瓜地問瓜農:“那三個黃衣少年怎麼回事給汝什麼寶物了麼”瓜農支支唔唔道:“走步。”韓遂聽不懂“走步”是何物,隻好問道:“汝瓜還有麼能否賣給吾三個吾等一路走的口渴。”瓜農說有,掀開一個地窖,進去拿出三個瓜。
韓遂支付布帛幣接過瓜,問道:“請問尊姓大名瓜如何儲藏過冬放這裡不怕偷嗎”瓜農說:“免貴姓孫名鐘,乃春秋孫武之後人。瓜用鹽水泡後放入地窖,埋入地窖裡的乾江沙中可存放數月。經過這裡的都是遠道客,不會無聊得專程跑回來偷瓜。住的村裡臨江,地勢低,村家窖裡潮濕,不適合儲瓜。”
然後,韓遂又聽瓜農自顧自地在嘟喃什麼:“不該回頭,該走滿一百步。”韓遂不知其所雲,隻好下了山坡,見來路遠處有幾個騎馬的商人模樣的人也楞在那裡。
這時,前麵一個長的壯實的娃娃向這邊跑來,邊跑邊喊:“父親,娘親喊汝回家吃飯了。”瓜農答應著收拾農具下了山坡。
韓遂騎馬走回眾人麵前把看到一幕說給大家聽,吳馮等也在遠處看到三個黃衣少年消失的很快,眾人邊吃瓜邊亂猜,應該是功底深厚的練家子。
想著自已寒假回金城的路上也撿到過一塊黃絹地圖布,韓遂道:“之前聽說弘農華陰楊氏有祖傳的黃衣少年送的四個玉環,今日之見莫非也是黃衣少年送瓜農什麼寶物也許黃衣少年擇選吾等遠途之人隻是做個見證人。”
韓宛道:“這一帶可能有修仙洞。”眾人點頭同意。韓遂道:“聽朱儁說,走這條近路要穿過山越蠻居住的北麵這片大山區,山越人會造兵器、體壯好鬥,大家要小心。”
到了桐廬鎮,江麵已變窄,租船過江到南岸,向西北走山路入山區,隻見沿路有不少商客同行,一打聽,這一帶大都是丹陽郡歙(she)縣的商人,歙縣產歙硯和歙墨,眾人也就放心了。
韓遂趕上一個商隊問商隊首領:“這一帶有修仙洞嗎汝聽說過黃衣少年嗎”商隊首領奇怪地看著韓遂道:“未遇過黃衣少年。不過,這一帶山裡和丹陽縣城東的茅山確有修仙洞和許多方士。”向商隊首領買了歙硯和歙墨各五個,韓遂追上吳馮道:“歙硯質地不錯,送汝一個。天下名硯產於涼州隴西郡洮硯、並州清涼山石硯、交州南海郡端硯和這裡的揚州丹陽郡歙縣歙硯。等買到端硯,吾金城韓府書房四硯就全了。”
一路走山路,見到許多山越人在忙碌生計,但並沒有遇到盜賊。路遇長相異於眾人的茅山商人汗滴,韓遂從汗滴的貨裡給每人挑選買了一把山越劍,並和汗滴交換了帶地址的名刺。眾人這一日走出山區,來到揚州丹陽郡郡府宛陵縣城。
進揚州丹陽郡郡府宛陵縣城,走鬨市街找客棧。隻見一個前麵插著“羊”字旗的二百多輛的馬拉輜車大車隊正在進城,家丁騎馬在車隊前揮著馬鞭吆喝著讓街上庶民讓道。
韓遂也有四十匹馬走在街上正好阻路。大車隊的家丁不耐煩了,見韓遂馬隊裡還有外國娃,馬鞭子披頭蓋臉地抽打韓仁。尉遲延嘉不知深淺,抬手一槍把揮鞭家丁拍下馬甩了個狗啃屎。
後麵的十個家丁一看同夥吃虧了,一齊跳下馬揮刀衝上來。韓遂一看不好,忙招呼吳馮、韓宛、吳迪、韓仁一起上。一頓槍連挑帶拍,十個家丁哪裡是對手,刀脫手,全爬地上了。
大車隊隻好眼睜著看韓遂馬隊從容不迫走過去,街兩邊看熱鬨的庶民一片叫好聲。(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