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鎮成人二千九百個,西鎮孤兒一千五百個,浩亹一百個,夏陽八百個,雍縣八百個。合計六千一百個,庫餘四千三百個。
十年裝備雙馬輜車四年已製成六千乘,一次可運送十萬多石糧。如供戰馬吃糧,約可供二萬騎部曲出征一個月的補給。
其它必要裝備也基本配齊夠用了。
五月的一天,家丁快馬來報,一直在洛陽太學讀書的於闐國王子尉遲山習突然到金城允吾城找韓遂,已在趙家客棧住下。
韓遂叫上韓宛、尉遲延嘉、跟班韓佟等飛馬趕到允吾。
在趙家客棧,韓遂見到尉遲山習,身後有兩員漢軍護衛將領。韓遂認出是熹平四年(公元75年)護送尉遲定興回國繼位於闐國紆彌王的羽林軍頭目淳於瓊和張陟。
記得那年豫州潁川人淳於瓊是羽林軍什長,涼州安定烏氏人張陟為伍長。
尉遲山習向韓遂介紹彆部司馬淳於瓊,曲長張陟,淳於瓊、張陟二人拱手施禮微笑不說話。
看來尉遲山習不知二人認識韓遂。韓遂驚訝二人官升好幾級了。
朝廷因二人有護送經驗,這次又派來護送尉遲山習到樓蘭城,把尉遲山習交給西域長史楊曾,再由楊曾派人護送到於闐國都城西城。
韓遂這才知楊曾和任涉對調了職位,以前楊曾是西域戊己校尉。
淳於瓊、張陟二人守護在客棧過道,尉遲山習領韓遂進自己所住的房間。
見無外人,尉遲山習這才忍不住大哭起來,韓遂安撫好一會,尉遲山習才止住哭聲。
尉遲山習抹乾眼淚帶著哭腔道:“本年大疫也傳到吾家鄉於闐西城。家父於闐國王中疫駕崩,大漢西域長史楊曾派人到洛陽上報朝廷,傳吾回國繼於闐國王位。可吾也才辦完喪事,吾妻本年春在洛陽中疫身亡了。
吾已留下吾子尉遲訖多在洛陽做大漢侍子,彼春節剛成婚,吾子妻為於闐國人,公子如去洛陽多予照應。
與公子一彆又過了許多年,故路過金城想拜訪公子。
吾離家多年,不知於闐的群臣能否支持吾繼王位,雖然漢軍一路派人護送吾,但仍想請公子派部曲助吾聲威,它日公子如有需要,吾於闐國定會相助,以回報公子。”
韓遂道:“與王子結友多年,護送繼位理應從命。吾本想親隨王子回國,然前些日子已答應金城太守十月份重新出仕出任郡上計掾。
吾派韓家萬騎長韓宛帶一百精銳部曲走敦煌到樓蘭城麵見西域長史,然後經鄯善國到達於闐國西城。
吾另派韓家西羌千騎長韓賁帶一百騎從發羌地提前到達於闐國,為王子探路。”
見韓遂答應派部曲護送,而且是兩路兵馬,尉遲山習緊張的心稍得安慰。
尉遲山習道:“謝過公子。聽於闐國來洛陽的商人傳言,幾次大疫於闐國人口大減,隻剩八萬多人口。
近些年糧價跌過種田本錢,導致原有的大片良田都無人耕種荒廢了,越來越多的庶民下河采玉石籽料。
吾繼位後想說服大漢朝廷允許於闐國種桑養蠶織絲綢、布帛。織布雖沒有采玉石賺錢,但比種糧收益高很多。
再者,在河床裡找玉石要碰運氣,不如織布賺錢穩定。
據傳東邊的紆彌國已偷偷種了桑樹田和養蠶織布。”
韓遂道:“種桑養蠶織布需要熟手工匠,隻靠於闐國人很難織出上品絲綢和布帛。
如果大漢朝廷或西域長史府準許種桑養蠶,吾韓家會考慮在於闐買田,與殿下分利。”
韓遂囑咐韓宛、尉遲延嘉到於闐國助王子登基後兼考察於闐國是否適合種桑養蠶,於闐國的紆彌侯王國是否已種桑樹。
並派種植手韓米隨行。韓米和新來的姚虎因探討桑蠶而混熟,聽韓米說要去趟西域,姚虎未去過,剛好定居西鎮後無太多的事,就帶著跟班小廝姚鷺跟著韓米來到允吾見韓遂,要同去西域。
考慮到姚虎家族善長織絲綢,而尉遲山習的提議中有意在於闐織絲綢,韓遂就同意了姚虎的要求。
在韓師千騎二部裡抽調五十名鐵騎部曲和五十名弩騎部曲,鐵騎百騎長韓煜和弩騎百騎長韓登帶領部曲。
韓宛做護衛隊隊長,尉遲延嘉為副隊長。配五百多匹馬,西域金幣一千斤,一百萬錢,帶足給養,到允吾官府辦領去西域貿易的通關符。
又寫了一封信悄悄塞給尉遲延嘉帶給紆彌國國王尉遲定興,不能讓尉遲山習知道,紆彌國雖然是於闐國的屬國,但兩家不合。數年前,尉遲山習之父殺死尉遲定興父。
又寫信交給快騎送西羌韓賁大營。
數日後,韓遂到允吾城北湟水南岸給尉遲山習、淳於瓊、韓宛、尉遲延嘉、姚虎等送行。
望著乘船渡湟水北上的人馬,韓遂暗想,難道是尉遲定興那年回國繼王位時偷帶出關了桑、蠶種
尉遲定興子尉遲安達尚留在洛陽做侍子。尉遲安達子尉遲丹光算來本年有十七歲了、女兒尉遲靈嬌十五歲了。
韓遂回書房寫信給韓家洛陽總管曹奎,得空去看望和照顧尉遲安達和尉遲訖多兩家。(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