燒當羌羌王東扈派總管家迷瑞、迷瑞長子迷貴和次子迷虎三人前幾日前來找過韓理,表示願意從燒當羌分出總管家迷瑞直轄的七個小部落充實金城郡。
迷瑞透露羌王東扈想為子東乾接班做準備,要更換總管家,迷端主動提出遷走,東扈答應了。
七個小部落分彆是迷瑞部落、迷瑞子迷貴部落、迷瑞次子迷虎部落、餓何俾部落、燒戈頹部落、伐同伏部落、蛾遮璠部落,各有四千口,各其中有八百騎兵,合計二萬八千口,五千六百騎兵。
韓理初步和金城郡各縣縣長及漢望族商議,隻臨羌、金城二縣答應可遷入四千口羌民。臨羌縣有荒地。金城縣受過水災。
韓遂和韓理商定,伐同伏部落定居金城郡金城縣,蛾遮璠部落定居金城郡臨羌縣,迷瑞部落定居武威郡祖厲縣,填補祖厲縣屠城後人口凋零。
祖厲仍歸金城太守暫管。
其餘部落定居地韓遂定為:
迷貴部落定居漢陽郡勇士縣(甘肅定西市)和滿福城、勇士縣皇家軍馬牧苑,接管雕零赤部落遷走後留下的草地和田地等;
迷虎部落去隴西郡首陽縣鳥鼠同穴山(渭源縣鳥鼠山),那一帶水草豐滿,乃渭水發源地,無人居住;
餓何俾部落去隴西郡鄣縣(漳縣),接管雕零迭部落遷走後留下的草地和田地;
燒戈頹部落定居漢陽郡豲道縣,接管馬騰和龐家遷走後留下的莊苑、草地和田地。
給迷瑞、迷貴、迷虎、餓何俾、燒戈頹、伐同伏、蛾遮璠七人校尉頭銜,兵、將均按聯軍待遇。
對於這一布署,韓遂十分滿意,大都在河首平漢王國的周邊,增強了對其的圍堵。
韓遂帶引弓門客回程途經狄道縣縣城,代理隴西太守李參迎入太守府中。
得知迷虎部落、餓何俾部落遷入隴西郡,李參表示讚同。
李參帶韓遂到議事廳看牆上掛著的隴西郡羊皮地圖,向韓遂指出隴西郡兵力布防的薄弱之處。
洮水古稱漒水,北南向洮水中段東岸為強中,西岸為渢中。
洮水過臨洮縣折向西流,過侯和城。侯和城由馬玩分兵鎮守。馬玩兵少,這一帶需要加強。
韓遂點頭同意,表示允許鎮守臨洮縣的馬玩和鎮守氐道縣的成宜繼續募兵。
提到氐道縣,李參道:“隴西郡氐道縣麹山翅上和為翅一帶的氐部落首領楊浚和子楊浮、漢陽郡西縣皇家軍馬苑周邊的羌部落首領柯列和子柯沭前幾日來訪狄道。剛發出給主公關於二人的信,不曾想主公恰來狄道。
皇家軍馬苑在氐道境內,但朝廷劃歸西縣管轄。皇家軍馬苑西邊為氐道縣石營,乃成宜的大本營。
二部落各有六千人口,各有兵一千二百人。二部落與董卓女婿牛輔家族關係密切。
成宜接管氐道縣後,二部落與成宜部有過節,故來訪表示願意歸順聯軍隴西太守李參,但不願意歸氐道的成宜和西縣的梁興。
自錢幣崩潰後,糧食如天價,生畜貿易也無人問津,對於僅有少量田地的部落來說,無法易貨貿易,想吃糧就變得十分困難。部落參加聯軍不失為一條出路。
楊浚部落一千二百兵;柯列部落一千二百兵;成宜部可達一千二百五十兵;馬玩部一千八百兵。
加上迷虎部落八百兵、餓何俾部落八百兵、吾部二千三百二十五人,隴西郡計有九千三百七十五兵卒,隴西守備兵力不足。
由柯列部落守皇家軍馬苑,楊浚部落守氐道兼顧臨洮,成宜、馬玩二部就可機動。馬玩也可分出多些兵馬守臨洮西邊的侯和城。”
韓遂大喜。有二部落入盟,聯軍隴西南部防線更加穩固。
詢問二部落馬匹不多,韓遂當場答應各贈與一千二百匹戰馬,給首領校尉官職,給子彆部司馬官職,兵、將均按聯軍待遇。李參即刻派人送信去給楊浚、柯列。
經前幾次戰役,皇家軍馬苑的馬匹幾乎用儘,梁興也棄之不管了。韓遂索性將皇家軍馬苑劃歸柯列部落,從鐘羌四鄉調二萬匹馬交給柯列部落放養。馬匹用於戰時就近調用。
回到冀城,韓遂召來代理漢陽太守尹嘉,漢陽郡郡丞韓渠、勇士縣縣長韓滂、鎮守勇士縣的韓汝、豲道縣縣長池符、鎮守豲道縣的尉遲延嘉等人,為迷貴部落定居漢陽郡勇士縣,燒戈頹部落定居漢陽郡豲道縣做準備。
韓家從西鎮調撥三萬八千斤西域金幣,支付二萬八千燒當羌羌民的遷移等費用。各部落自帶牛、馬、羊、帳落等。韓家給五千六百名羌兵各贈送一匹馬。
韓遂和成公英商議,九個部落四萬人定居後,韓家再撥四萬斤西域金幣,明年開始開荒種地十二萬畝,收獲的粟米自用,爭取實現半牧半農。
鎮守祖厲、勇士、豲道、臨洮、氐道、狄道、允吾等縣以及石城的駐軍可全部變為機動兵力。
可從馬騰部、北三羌、武都郡、河首平漢王國四者中選擇一個做為第一個進攻目標。
各自把選擇寫在一個竹片上,然後打開互看,二人開懷大笑,同選“北三羌”,終於等到這一天了。(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