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張掖太守魏彥來信,要求派兵參加聯軍攻滅李傕,以血李傕軍殺子魏桀之仇。
韓遂收到信立刻回信勸解不要發兵,以免減弱張掖郡防衛漠北鮮卑的兵力。
可是,數日後,魏桀的跟班魏宜已和魏延、曲長魏肴、曲長魏曼統領一千張掖精銳騎兵到達金城郡令居縣。
魏桀在帝東歸前見局勢混亂,曾將家眷送回張掖郡。
魏桀從弟早亡,其子魏延,年二十歲,武藝超眾,精通軒轅十七星矛槍法,又跟從伯父魏桀所在的皇家禁軍中的教官學過洛陽和長安的矛槍法。
韓遂麵見魏延,才知魏家家鄉乃荊州南陽郡平氏縣,家鄉尚有不少族人。南陽郡平氏縣和棘陽縣一帶古代統稱義陽。
早年同魏桀去西域,魏桀始終未透露魏家家鄉,隻知是荊州。
張掖都尉魏凱率曲長魏虎、韓蒙、韓安、韓鈞、韓烽、韓益的三千步騎留守張掖郡。
韓遂見魏家軍複仇心切,也不好硬阻攔,隻好派往烏氏縣,歸張橫節製,與梁興等共取李傕的黃白城,瓜分池陽縣沃田。
魏宜表示出兵隻為複仇,魏家不參與分田,以免與聯軍各部鬨出糾葛。這支軍軍糧食從韓家支付張掖郡的份額中扣除。
六月,張濟派人來送信,所屯積的糧食在護帝東歸途中耗儘,軍中缺糧,因戰事又荒廢了一年的耕種,所部在司隸弘農郡已十分艱難,特向妹夫韓遂借糧五萬石,或移師漢陽郡隴縣就食。
韓遂見張濟在信中竟厚臉稱“護帝東歸”,實乃與李傕、郭汜合流,重創真正護駕的楊奉等帝師。韓家與張家張繡已結深仇,韓家上下不可能同意借糧。
就算是看在妻兄份上借出糧,也無法通過李傕、郭汜、段煨等人的防區將糧運到。
如果接納張濟軍進入涼州,無疑引狼入室,無法控局。
於是隻寫信給在荊州南陽郡豐鄉城的孫威去信,告知如張濟軍過境,可支援一些糧草,但須緊守城池。
置張濟信於一旁不理睬,命探部探明張濟所部真實情況和動向。
數日後,韓遂去祖厲縣縣城度假,韓遂妻張薑子提及兄長借糧一事,韓遂才知張濟同時給張薑子也送來一信,故張薑子知曉。
韓遂把幾種借糧或借道的後果說與妻聽,張薑子勉強接受,但妹妹護兄心切,挺著懷孕的大肚子纏著夫君為兄張濟謀條出路。
韓遂道:“三輔人口稀少,缺糧嚴重,汝兄所部向西來三輔與李傕、郭汜爭糧已然不可能。
向北進入河東,有帝師和南匈奴流浪軍為敵,此路不通。
河南尹破敗不堪,汝兄東行也不無糧。
向東北進入河內郡,那兒有為敵的河內太守張楊。要去並州上黨郡投靠高乾,必須從張楊防區中殺出一條血路來。
另外,據信報,黃巾餘部張晟(張白騎)一直存在於河內郡軹縣,正好擋住汝兄進入上黨的道路上。
張晟所部人數不少,汝兄要同時麵對張晟和張楊已然不可能獲勝。
穿過河南尹地域,向東南進入豫州潁川郡,可惜晚了,曹操已占據潁川郡。
上年如果李傕不殺樊稠、李蒙,或許潁川郡在樊稠手中,當下張濟去投,或許是條活路。
如此看來,如真如汝兄信中所言已斷糧,唯有南下去荊州南陽郡。
汝兄如去投靠荊州牧劉表或有生路,切不可與劉表硬拚,爭南陽。但恐劉表接納,而圍在劉表身邊的荊州望族官吏未必能接納之。
汝兄早年與李傕、郭汜一同對抗山東盟軍時在豫州潁川郡等做過許多壞事,傳到荊州,荊州人能否冒然接納真不好說。
還有一路是穿過三輔京兆尹商縣、荊州南陽郡豐鄉城,進入益州漢中郡,投靠漢中五鬥米道首領張魯。
汝張家信奉天師道教,與張魯同一道教,張魯必接納。切不可與張魯爭地盤。
吾聯軍在荊州南陽郡豐鄉城有孫威部,孫威知張濟乃吾妻兄,必對途經的軍隊給予一些糧草補給。故此乃最佳之路。來祖厲前,吾已給孫威去信。
日後,如在漢中郡助吾聯軍,吾或可說動韓家接納汝兄所部。
汝可速回信給汝兄,告知吾的料想。”
張薑子點頭,馬上去書房書信,派飛騎去弘農郡送信。
韓家軍水軍校尉部校尉韓潼邀請主公韓遂和軍師成公英等在允吾的將領前往漢陽郡冀縣碼頭觀看改造後的戰船。
韓家軍水軍校尉部在冀縣東羌校尉部的地盤岸邊碼頭有一處營地,由冀縣東羌校尉部校尉東起派兵保護。
韓遂興致勃勃地來到岸邊,見到二十艘大船已與往常敞開式不同,改成了樓船。
韓潼介紹說船甲板上有兩層樓高,左右舷側分兩層共開有二十個弩射窗口,船行於河中,可向兩岸射弩矢。
船樓頂平台兩側各有二十個射箭位,在離敵較遠時,二十名射手先到平台上用大弓向天仰射,箭可達遠處。待靠近敵方後,弩手入船樓中發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