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鎮遠將軍兼北地太守闅鄉侯段煨肯定的支持後,鐘繇上表舉薦黃門侍郎張昶轉任華陰令。
張昶乃張奐次子,人稱書法“亞聖”。張奐長子張芝,人稱“草聖”,但不幸數年前已亡故。
鐘繇又提拔張奐少子張猛為弘農郡郡功曹,從楊家選拔楊平為弘農太守,換取了張家、楊家出官吏、錢糧。
由段煨出兵護送鐘繇進入弘農縣縣城,順手幫鐘繇占領湖縣、盧氏縣,趕走了張琰在三縣的守兵。
鐘繇到達司隸校尉治所弘農郡弘農縣縣城,司隸校尉府正式開張。弘農太守治所也設在弘農縣縣城。
曹操送來一千名步兵,鐘繇在弘農縣布一千兵,在盧氏縣布一百兵,在湖縣布一百兵。河東太守鎮北將軍安陽亭侯王邑和張家、楊家提供的軍需補給大都堆在弘農縣縣城中。
鐘繇大舉招募人才,全任命為參軍,有馮翊人楊偉等。
韓遂拿著這份信報去軍師府找成公英商議。
成公英看完信報,說道:“從主公將軍府和本府收到的信報綜合看,曹操以鐘繇守西方,以臧霸攻青州固東方,以魏種守河內郡固北方,以倪寬守南陽郡固南方。
又以夏侯惇軍守河南尹,以夏侯淵軍守潁川郡和許縣,以張繡軍守陳留郡。河南尹、潁川郡、陳留郡三郡為核心地域。
又以中郎將於禁為虛軍,以督軍曹仁為遊軍,以都護將軍曹洪為守軍,以中郎將張遼、裨將軍徐晃為動軍,與袁紹決戰的陣勢已擺好。
豫州汝南郡是袁紹的家鄉,又是曹操的弱點,必有人起兵。曹操如穩住豫州,決戰或有勝機。
鐘繇穩定弘農後,必來長安會主公。為避免見麵時發生意外,吾提議主公離開長安回祖厲。”
韓遂讚賞軍師對曹操四方、三核、四軍之精辟析說,同意留下成公英回陳倉統領三輔,長安校尉部留守長安,自帶韓略和侍衛隊撤回祖厲。
四月,鐘繇來到長安,涼州牧韋端從冀城趕來見麵,二人商議後,鐘繇給韓遂、馬騰分彆寫信,為之陳述利弊禍福,勸韓遂、馬騰各送一子到朝廷為人質。
在祖厲的韓遂收到鐘繇的信,轉給妻張薑子和次子韓略看。
長子韓韜遠在益州巴郡涪陵縣,次子韓略妻楊蘭花已有身孕,張薑子不同意把孩兒送入虎口。
但韓略很興奮,堅持一定要去許縣。認為許縣有楊修做朋友,通過楊修引見,定能成為許縣上層人士的座上客,為韓家謀得回歸大漢的良機,還可為聯軍物色文武人才。
韓遂做事從來都是當機立斷,這次遇到親子為質,變得猶豫不決。
韓略見父母未鬆口,提出馬騰必在觀望吾等是否派人質,不如一起到安定郡雙方邊境見麵談。
韓遂覺得這是一個好主意。一邊派出飛騎前去泥陽聯絡馬騰,一邊和韓略整裝出發。
數日後來到楊秋的地盤陰槃縣,楊秋接待入縣城住下。次日,馬騰帶次子馬銀到涇水對岸。
韓遂、韓略、楊秋登上楊秋安排的大船,馬騰、馬銀也乘小船前來,登上大船彙合。
楊秋家族管家楊丙曾孫女楊芳乃馬超妻,楊秋服從韓遂調遣,故由楊秋做中調和,雙方都認可,眾人在大船廳中坐定。
馬騰道:“吾雖願歸順朝廷,但已喪長子,不想讓次子再去許縣為質。”
韓遂道:“為人之父,同為此想。”
馬銀道:“吾和叔雅(韓略)兄同去許縣,一來相互有個照應,二來說服朝廷接納父親和韓伯,早日回到太平盛世。”
韓略道:“吾讚同季中(馬銀)弟,願同往許縣為質。吾兄弟二人同心協力,拉動涼州和三輔重歸朝廷。”
楊秋道:“二位賢弟勇氣可嘉,當為吾等榜樣。如朝廷禮遇賢弟,吾楊家也願意派出人質入許縣。”
馬騰看著韓遂。
韓遂沉思良久,覺得聯軍和馬家軍兵力保持強勢,曹操不敢輕易下毒手殺人質。於是,歎一口氣道:“壽成(馬騰)賢弟,管住孟起侄兒(馬超),韓、馬兩家勿再起事端。吾初步同意吾兒與季中侄同去許縣,但吾妻尚未同意,待吾回祖厲說服之。”
馬騰見韓遂已傾向於出人質,也隻好同意了。
韓遂、韓略返回祖厲。張薑子以韓略妻楊蘭花剛生子為由,堅持不同意派韓略去許縣為質。
韓遂表示此事關係到涼州的前程,張薑子磨不過夫君,隻好鬆口,答應派長子韓韜從益州前往許縣。
張薑子的考慮是韓韜有三個男娃,可先帶一娃去許縣,但無論如何都要留一娃在涪陵。
韓遂怕妻變卦,忙確定下來,立刻派飛騎入益州送親筆信,去涪陵通知韓韜通過孫威的地盤、弘農郡、河南尹,進入潁川郡許縣為質。
由韓韜自定是否攜帶妻、一子,或先隻身前去,待許縣情況明朗後,再接家眷前往。
韓略雖然生氣數日,但也對母親無可奈何,隻好去磨父親,要求不當軍師府參軍,要去探部當牒人,專門負責許縣的信報,最主要能潛入許縣見到兄長。
韓遂耐不住韓略的軟磨,答應回陳倉辦理調動手續。韓略內心這才平靜下來。
韓遂又給馬騰、鐘繇分彆去信通知改為長子為質,以向朝廷表示誠意。
馬騰回信,長子身亡,次子就是長子,已啟程去許縣為人質。
韓遂見馬騰信守承諾,信中充滿誠意,鬆了一口氣。
有馬騰子在許縣陪著韓韜,韓韜當不會孤單。
妻同意派長子為質,或因韜兒已有三子,而略兒隻有二個女兒,剛生一子。(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