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仁子曹泰十六歲、曹楷十四歲、曹範十二歲。
曹純子曹演九歲。
曹洪子曹震五歲。
曹休子曹肇八歲。
曹操四十八歲,夏侯惇四十六歲,夏侯淵三十七歲,曹仁三十四歲,曹純三十二歲,都護將軍國明亭侯曹洪三十二歲。
河南尹建武將軍高安鄉侯夏侯惇生夏侯充二十八歲、夏侯橋二十六歲、夏侯楙(mao)二十四歲、夏侯子臧二十二歲、夏侯子江二十歲。
行督軍校尉夏侯淵子夏侯衡二十歲、夏侯霸十八歲、夏侯稱九歲、夏侯威七歲。
夏侯淵妻乃曹操內妹丁氏。
夏侯淵從子夏侯尚十六歲。
夏侯衡並不是夏侯淵的長子,早年遇災荒,夏侯淵以饑乏,棄其幼年長子,而存活已亡故的弟弟之孤女夏侯氏。
建安三年(公元9年),劉備、關羽、張飛從曹操圍下邳城,攻呂布。
呂布部下有個猛將秦宜祿,呂布殺董卓時,秦宜祿曾參與。
下邳城危,呂布派秦宜祿殺出城前往袁術處求救兵,袁術覺得秦宜祿能殺出曹操軍重圍,又是刺殺董卓的勇士,必定十分勇猛,就將其強行留在身邊,還將一名漢室公主劉氏許給彼為妻。按漢禮,秦宜祿的妻杜氏就成了其前妻。
攻下邳時,關羽曾屢次請求曹操將杜氏許給自己為妻。曹操允諾。
待城破,曹操見杜氏貌美,將杜氏和彼兒子秦朗納為己有。關羽想必十分惱悶。
建安四年(公元99年)初,破下邳,殺呂布後,劉備、關羽、張飛隨還許縣,曹操拜張飛為中郎將,並未給關羽任何官職。
同年,杜氏的前夫秦宜祿孤身從袁術處逃回下邳,此時杜氏已孕懷曹林。曹操令彼做了豫州沛國銍縣縣長,未將杜氏和秦朗歸還與彼。
同年,袁術欲經徐州北就袁紹子青州刺史袁譚,曹操遣劉備督朱靈、路招截擊袁術。
劉備軍剛到豫州沛國銍縣,還未接觸袁術軍,袁術見去路有阻軍,於是退往壽春,還未至壽春,途中病死於江亭。
劉備支走朱靈、路招,準備進軍下邳。
張飛之前與秦宜祿常一起飲酒,路過銍縣前往下邳前,張飛到銍縣縣城拜訪秦宜祿曰:“人取汝妻,而為之長,乃蚩蚩若是邪!隨吾去乎”秦宜祿從之數裡,悔欲還,張飛殺之。
劉備領軍至下邳,誆殺徐州刺史車胄,留關羽守下邳,行下邳太守,自回小沛駐軍。
昌慮太守東海郡人昌豨以及諸郡縣多從劉備,劉備瞬間擁有了數萬兵馬,於是北連袁紹抗擊曹操。
曹操派司空長史沛國人劉岱、中郎將右扶風王忠往攻,被劉備擊退。
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曹操親自領兵,破劉備於下邳、小沛,劉備投袁紹,關羽降曹操,張飛入草為寇。
同年,夏侯氏在家鄉豫州沛國譙縣縣城出城拾柴時為張飛所得,娶為妻。次年夏侯氏生子張苞。
張飛兵敗徐州下邳國為何卻奔往豫州沛國譙縣
有傳聞,建安四年在許縣時,曹操任命張飛為中郎將,那年夏侯淵恰從陳留太守轉為潁川太守,夏侯淵帶夏侯氏去許縣述職時,張飛喜飲酒交際,或在夏侯淵宅府,夏侯氏與張飛初認,二人或已有私約,或得張飛傾心。故張飛兵敗後,去夏侯氏家鄉搶走夏侯氏。
韓遂咂舌道:“曹操真乃精力充沛,要關照聖上、政務、軍務、民務,還生了如此多娃娃,每年育子不斷,連建安五年(公元200年)與袁紹戰事如此緊張也不除外。張飛得夏侯氏,會不會是曹操有意為之劉備勢力或從此與曹家、夏侯家脫不開乾係。”
韓遂問道:“曹氏和夏侯氏家族的娃中,誰的武藝好”
韓略想了一下回道:“據傳依次排名是曹彰、夏侯霸、曹真、曹休、夏侯尚、曹丕、曹泰、夏侯楙。曹丕劍術師從史阿,史阿師從王越,王越或為前虎賁軍教官。”
韓遂感歎道:“曹司空少年時曾與吾有舊交。彼之夢想是當一名征西將軍,不曾想卻當了司空,擁有中原,握有精兵,掌有朝政;彼曾誓吾若不做征西將軍,定薦吾做征西將軍。而吾記得吾允諾假如成對手,隻要彼能除暴安良,吾當避讓二十年,以成彼之功名。今曹司空果兌現吾當了征西將軍,吾該不該兌現吾之允諾乎”
韓略道:“父親大人避讓二十年之說,如從曹司空建安元年(公元96年)掌朝政算起,當到建安二十年(公元25年)止。若從董卓之死年算起,當到建安十六年(公元2年)止。王允掌朝政時,王允如接納父親大人和聯軍及李傕、郭汜等,然後以迅雷之勢向中原進兵,恐曹司空不複存在也。二袁也決非對手。”
韓遂道:“吾當初允諾避讓是想象到或有一日與曹司空同為朝廷官吏時之間的避讓,那時不曾想過會領兵打仗。
引弓豈有回頭箭,人生何曾不如此乎。
如曹司空不自立,繼續扶持漢室,吾無道理與之交兵。
如曹司空有意學袁術稱王稱帝,必然有所表現,吾當為天下忠於漢室的望族和庶民,定與之一決勝負。
關東之士雖勇,絕然架不住吾二十萬關西鐵騎的突擊。”眾人歡呼。
晚上回到家宅府,韓遂告訴韓略在家休息一段時間,再去趟許縣,給張良和李立各帶價值一百斤黃金的財寶禮物,並讓探部和韓韜、韓略等幫助李立升官,從朝廷中傳回更多內幕信報。(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