尉遲丹光身披白色孝衣匆匆踏上回於闐的路。走後數日,尉遲丹光兒子尉遲原兼從龍耆城前來陳倉拜訪韓遂。
按蕃國與大漢的約定,尉遲丹光留下兒子尉遲原兼繼續做大漢朝廷的侍子。
尉遲原兼沒有父輩的顧慮,想去許都做侍子,拿朝廷的俸祿,韓遂不便阻攔,贈送五十斤西域金幣,先護送回龍耆城,等待朝廷回複是否接收。
龍耆城的西域各蕃國侍子聽說尉遲原兼要去許都,覺得天下基本太平了,考慮到子女在龍耆城找不到合適的姻緣,也都提出去許都。韓遂把名冊交給涼州刺史韋康,由韋康統一向朝廷申請。
七月,朝廷回複同意收留所有侍子及家眷,共約二百五十口。同時,朝廷在給韋康回信中提到,鄴城遠比許都繁華,正在考慮將所有侍子和人質遷到鄴城居住。
韓遂看到韋康發來的複抄信,突然想到做人質的長子韓韜會不會也要從許都遷往鄴城?於是命探部去打探。
七月中,偏將軍韓潼在洮水南岸病亡,壽終於六十八歲。
韓潼子韓單剛去了於闐國,韓單子韓桂現任陳倉縣大桑田圈鄉總管。
韓遂帶著韓桂回浩亹縣韓家墓地參加韓潼的葬禮,流淚給這位跟隨自己四處征戰的同族部將送最後一程。韓兆、韓理、韓棕等韓家要員能趕來的都到齊了。
韓潼為韓家、韓家軍、聯軍做出過巨大功績,從韓家造紙苑總官、韓家副總管、水部千人長、水軍校尉部校尉、允吾校尉部校尉、裨將軍,做到偏將軍,終成聯軍九位大帥級將領之一。韓家和聯軍的糧草、貨物、礦石等等幾乎都是靠韓潼的水軍輸運。
韓潼的第九軍並無聯軍直轄的兵力,韓遂將韓潼的事務和防區交給閻行接管。
對於韓潼偏將軍官位空缺,韓遂暫不打算提拔新人,想留給尉遲延嘉,但尉遲延嘉剛剛在整軍過程中從牙門將提拔為中郎將,不好再晉升一次。
閻行與韓遂同在陳倉,洮水南岸離此太遠,閻行暫調預備二部校尉閻泊代表自己前去洮水南岸行使職權,配合韓葉部及探部,尋找益州的突破口,為韓支、韓嘉等複仇。
閻行來拜訪韓遂,透露一個閻家秘密和一個想法。
閻行的父親閻預傷愈後右手握筆不靈,改用左手書寫,但寫字慢。出任臨羌縣縣令後,閻家選了一個年輕族人閻孚做閻預的助理,代批大半公文。(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