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爾尼洛夫望著城外的聯軍久久沒有說話,因為他已經沒有什麼可說的了。
仗打到這個份上,他該想的辦法該有的策略已經全部都用過了。但無論他怎麼努力城外的敵人依然保持著凶猛的攻勢,連續一個月的猛攻讓馬拉霍夫棱堡變得搖搖欲墜。
光是這座棱堡以及棱堡前的壕溝就至少有三萬條生命獻祭在裡頭了,其中俄軍一萬人餘人,聯軍兩萬餘人。
這麼說吧,雖然每隔幾天雙方都會心照不宣地停戰收攏屍骸,但置身於棱堡中你能聞到濃鬱的腐臭味道。
馬拉霍夫棱堡守軍的屍骸幾乎讓塞瓦斯托波爾的所有墓園全都爆滿,如今隻能見縫插針的掩埋屍骸。
而這場可怕的戰爭還遠遠看不到儘頭,繼續保證這樣的流血效率,要不了多久塞瓦斯托波爾就會變成真正的墓地。
科爾尼洛夫自然是不怕死的,但他希望每一個犧牲都是有價值的。隻不過塞瓦斯托波爾的犧牲他看不到任何價值,連他也知道這座城市陷落不過是時間問題,最遲也就是明年的事情。
既然如此繼續死守有任何意義?
在他看來這就是揮霍生命,他熱愛自己的祖國,忠誠於沙皇,但同時他也深愛祖國的人民,每一個在塞瓦斯托波爾倒下的戰士都是可貴的,但這種可貴卻得不到沙皇的認可和尊重。
講實話他對此很憤怒,他知道亞曆山大二世為什麼遲遲下定不了決心承認失敗,他也知道皇帝的麵子需要顧全。但他更知道每一個豁出去性命包圍國家的戰士是最寶貴的財富,沒有這些人就不會有國家,沙皇也不會有尊嚴可言。
但為什麼沙皇就不能稍稍放棄一點點他那可悲的自尊心去保全戰士們的生命呢?
他對此非常失望,連帶著對沙皇也非常失望,第一次他覺得俄國如果保持現狀絕對看不到未來。
“必須要改革!不能再這麼下去了!”
聽了科爾尼洛夫的話納希莫夫有些吃驚,因為雖然他們受老師的影響比較開明,但這種開明和鐵杆支持改革的那幫人並不完全是一個路數的。
但此時科爾尼洛夫竟然公然講要改革了,這說明什麼?說明這個老朋友已經被逼急了,已經對現狀徹底失望了。
實話實說納希莫夫也失望,這場戰爭完全沒有必要,不管是所謂的解放保加利亞東正教兄弟還是消滅異教徒,這些放在中世紀可能還有點意義。
但現在,除了那些極端愚昧極端虔誠的信徒誰在乎這些屁事?
至少納希莫夫不在乎,他清楚的知道巴爾乾這個鬼地方聚焦了多少目光,可以說歐洲隻要稍微像樣子一點的國家都盯著這裡,更彆提英法奧地利這樣的列強了。
在這個地方獨斷專行搞事情大家太大,往往是投入和回報根本不成比例。就像當年俄國全力支持希臘獨立,結果最後收獲了什麼?
結果什麼都沒拿到,反倒是便宜了英國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