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援引烏桓為臂助,一方交好東部鮮卑。
這種激烈對抗的環境下,幽州吏民飽受其苦,普遍有厭戰情緒。
劉備對幽州來說不是外人,他的到來,立刻受到了鮮於輔治下、袁熙治下的幽州人歡迎。
各種使者、信使的到來,給劉備展現的是一個破碎的幽州。
唯一還算可以安慰的就是東部鮮卑與烏桓相互製衡,誰也無法獨大;同時袁熙不是一個嗜戰的人,向來不打沒把握的仗。
這些年與鮮於輔相爭,打的都是襲擾戰,要麼就是策動烏桓襲擊、抄掠鮮於輔;鮮於輔這裡也是類似的應對手段。
雙方沒有打過大規模的決戰,雙方實力保持相對完整,沒有出現失衡。
這也導致外圍的烏桓、鮮卑難以擴大戰果,保證了幽州的整體安全。
沒有像朔方四郡那樣直接消失,被諸胡侵占,淪為牧馬地。
所以這些年裡,袁熙麾下的幽州人真的很辛苦,正是這些人的努力,才避免了大規模的決戰,和衝突升級。
劉備作為一邊郡人,自然理解幽州人的委屈。
某種程度上來說,袁熙赴任幽州刺史時,就被招納的這部分幽州人控製了。
彼此相互影響,這些幽州人的努力下,延緩了袁氏兼並幽州的速度,避免了幽州大範圍死人。
鮮於輔那邊也控製反抗的規模,否則官渡之前反擊太過於強烈,那袁紹不可能安心發動官渡之戰,必然先要穩定幽州。
所以官渡前夕,幽州鮮於輔在袁紹眼裡就是個小問題,是鍛煉兒子手段的磨刀石,不值得浪費時間。
等到了現在,袁熙麾下的幽州人也受袁熙的影響,立場發生了變化。
總之,幽州相對於中原四州來說還是很有潛力的;但經不起大規模的戰爭,如果能平穩全取六郡,才能維持這份潛力,有持續發展的可能性。(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