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魏延入城內軍營。
開始一天的坐營生活,就站在台上,觀看營內操訓。
操訓內容每日都在重複,就是這種重複的操訓,才能快速磨合吏士的團隊配合。
他觀看之際,一名鎮北將軍府的留守從事耿況快步而來,遞來一卷竹簡:“魏將軍,營士所需的服裝已製好大半,剩下的兩日內可以完工。”
城內大姓、豪強基本全滅,府庫極端充盈,可控人力更是充沛的不可想象。
這還沒算薊縣郊外的豪強莊園,邊郡地區的莊園發展曆史十分久遠,運營體係成熟。
魏延不敢想象,如果將幽州豪強全都這樣吃了,以自家類似關中的管理方式,能增產、暴兵多少。
劉備最大的優勢、特長就是能快速、高效率整合當地的產業與人力,使之適應戰爭。
正是因為這一點,曹操始終壓著劉備打,不敢給劉備休養生息,進行戰爭轉變的時間。
但黑熊整合效率更快,眼中沒有任何的人情世故,堪稱冷血。
衣冠榮耀,豪強處世的規則、底線之類,對方一點都不顧及,這才擁有比己方更高的整合效率。
算起來天下各方,黑熊這位關中大司馬才是第一個將治下戰國化的。
如曹操那樣,最初收編青徐黃巾軍時就有這個跡象,但被呂布打斷了進程;後來迎奉天子後,占了朝廷的好處,也就要受到相應壞處,無法對治下進行戰國化。
領先一步的優勢很大,持續的戰爭紅利之下,關中已經有了強秦之勢。
各方想要追上、降低這種資源利用效率上的差距,也隻能進行內部變法。
這種變法的第一步,就要砍豪強。
要砍豪強,最難的是名義,所以稱王是必須的環節;也可以像曹操那樣,重新收編青州兵,仰仗青州兵的暴力,以流寇、盜匪的方式一舉粉碎青州固有的一切。
算起來的話,曹操那裡已經快要完成戰國體製,將動員製度落實到每一個人頭上。
魏延個人成長是很快的,以他現在被黑熊揠苗助長抬升的地位,已經可以考慮這種層次的事情了。
他也感受到了城內資源戰國化利用的好處,也開始喜歡這種簡單、純粹的治理方式。
對於人情世故之類的東西,寒門出身的魏延對此非常的厭倦。
就他的出身來說,注定是他要適應彆人的人情,這讓他很不舒服。
從他接受新編部隊的指揮權開始,就注定他與這支軍隊的命運牢牢捆綁。
要麼一起擴大規模,要麼一起完蛋。
因此,他與幽州大姓、豪強們,已經成了死敵。
未來劉備返回薊縣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給魏延的行為定性,再根據定性來處理這支軍隊。
此刻魏延翻閱竹簡內容:“有勞二位主母了,服裝製好後,我會在校場集合吏士,請二位主母觀禮,授發服裝、甲胄。”
軍隊的歸屬權要明確,他隻是代為管理,他不想離開這裡。
見魏延這樣說,耿況也就表態:“仆也會規勸二位主母。”
“嗯,有勞從事了。”
魏延將竹簡卷起來雙手遞給耿況,耿況笑著屈身接住,他是耿氏旁係,是簡雍同族。
耿況要走之際,一名親近軍吏快步登上木台,對魏延說:“將軍,大司馬昨夜出城破敵,斬獲百餘匹良馬,正從南門入城。”
魏延、耿況互看一眼,魏延本能的質疑:“可有首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