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大富翁!
寒冷的天氣讓人升起火焰,縷縷灰白色的煙氣,從地上升騰,在空中盤旋,逐漸變淡,直至消散。
一八五九年十月三十一日,萬聖節前夜。
橙色的南瓜被摳成了南瓜燈,咧著的大嘴裡,閃爍著搖曳的燭火。
紐黑文這座城市裡的所有孩子,無論貧窮還是富有,都開始了萬聖節前夜的搗蛋裝扮。
爐灰、煤渣、淤泥、麻袋的碎片、拋棄的工業廢料,都成了貧窮孩子們裝扮的道具。
仿佛化身為野獸的他們,渾身散發著惡臭,提著小口袋,敲著任何一年人的門扉,喊著“發糖”。
不可名狀的他們,就像是邪惡的異教徒,為了糖果這件聖物,不停地勒索一個有一個家庭。
不過,在這個依舊籠罩在經濟危機的年份裡,富有的家庭,可能會給每一位敲門的孩子一塊糖,而那些不富有的家庭,則將一塊糖敲成兩位數以上的碎片,每一位孩子,僅僅隻能分到十分可憐的一點。
但是,哪怕就是這十分可憐的一點,對於孩子們來說,也是來之不易的甜食。
將糖片放在舌尖,唾液急劇的分泌,分解糖塊中的澱粉,甜味在味蕾上綻放。
這幸福的味道,對於絕大多數孩子們來說,一年也僅僅隻能體驗到一次而已。
儘管道格不記得萬聖節前夜這回事兒,不過心細的威廉姆斯,倒是準備了不少糖果。
道格溫暖的辦公室裡微暖的辦公桌旁,能將印染廠正門的一切一覽無餘。
門口的內森,正裹著大衣,不停地跺腳,守在那裡,為每一個前來敲門要糖的孩子,送上糖果。
儘管道格自己並不過這西洋節日,但是卻並不妨礙他讓屬下做一些活動。
注重社會效益,注重社會名氣,是現代企業的必備課之一。
因為要相信品牌的力量。
不過,道格收回眺望的目光,看了看自己桌子上的幾枚糖果,卻是搖了搖頭。
他可不想吃這個年代的糖果。
布萊爾與湯姆森組成的小團隊,關於食品安全問題的調查越來越深入。
不調查的時候,好像沒有發現什麼問題。
但是,調查了之後,才發現幾乎所有日常能夠輕易接觸到的食品,都有著觸目驚心的內幕。
還記得往蔬菜湯裡扔銅片讓蔬菜湯更綠麼?
沒錯!
你沒有想錯!
綠色糖果的綠色也是銅綠。
當然,這還不算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