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1章 分校計劃_重生之重新活一次_思兔閱讀 
思兔閱讀 > 武俠修真 > 重生之重新活一次 > 第971章 分校計劃

第971章 分校計劃(1 / 1)

重生之重新活一次!

英才教育基金會如果不是掛著“香江”的幌子,外加上高層深諳他們的背景和目的,國家又怎麼可能允許英才在首都搞試點,不僅建了學校,而且直接進行管理呢?

孫大海之前有計劃在外地建一所英才分校,都已經派人做了初步的調研,就準備將分校建在島城。

這裡不僅有嘉頤國際島城海濱高爾夫度假村項目,還有源爵酒業、九號火鍋店、歲月靜好、饕餮之家的分店,以及食為天的海珍品養殖基地。幾百裡外更是有食為天東山省大型綜合項目基地,僅僅靠著附近自家企業的子弟,就能滿足英才學校超過一半的生源需求。

不過,既然現在黃菲菲提意見了,孫大海決定借此機會將問題一並解決掉。

於是,孫大海讓高屹在小本本上又記錄了幾條首都英才學校東校區、島城英才學校以及特區英才學校幾項。

這些分校采用同樣的建築方案,由小型托兒所、33的育兒園、64的小學和64的中學為主體,外加生活區、一座標準田徑場、一個室內遊泳館,以及一個綜合項目館組成。

這幾乎就是現在英才學校的翻版,唯一出入的地方,就是將分散在中、小學和幼兒園內,各自為政的幾塊生活區域統一合並在一起。

經過這樣的改動之後,可以預見到,今後的校區不僅整齊美觀、協調統一,而且便於管理,能有效提高生活區內老師和同學們的生活質量。

一整套分校建設方案,總占地麵積在百畝左右,正常情況下,地方政府都無權決定這麼大麵積的土地歸屬。

可誰讓現在政務院高級領導出麵了呢,孫大海要是不知道借機把這些事情都辦了,那他也憋搞什麼金融投機了。

島城分校,是早已經做好計劃的,今年下半年就將開始前期工作。

首都分校東校區,是孫大海最近才有的想法。這個校區準備建在新宿舍區附近,也就是水錐子公園南門外。

至於特區分校,則是控股公司行政部經理斯蒂文的建議。

隨著架設未來係的高速發展,人員增加是十分迅猛。

在大本營香江,目前體係內的外籍員工和內地員工的人數幾乎趕上了香江本地員工人數。

尤其是那些應聘了中級或以上的技術和管理型崗位的職工,大多都會拖家帶口來到香江就職。

解決職工合理的個人需求,是斯蒂文和他的行政部所要負責的工作範圍。其中安排職工子女入學,就是他日常需要處理的事務之一。

原來職工人數不多,有這種需求的職工人數更少。因此事情很容易解決。

華仁書院、華仁小學是香江比較知名,教學質量有保證的中、小學,它們都在英才教育基金的捐助名單上,解決個學生入學或轉學,實在是小兒科。

即使某一學校需要接納的入學人數較多,無非讓英才教育基金適當調整下一年度對這所學校的捐助額度也就可以了。

但要是額外插隊的學生人數太多,影響到人家學校正常的招生和教學,那也是很令人頭疼的事情。

香江教育署有規定,中小學校開班最低標準為25人。實際每班的學生人數在三、四十人之間,公立學校比私立學校略多一些。

但香江地價太高,其它成本也居高不下,學校對每一寸空間都會精打細算,挖空心思的提高利用率,所以教室有限,很難增加班級數量。

因此,英才基金原來每年往學校裡塞人一般不會超過三十人,而且岔開了年級,儘量保證每個班不超過兩人,對學校、班級以及教師的壓力並不大。

不過,從去年開始,三十人的心理界限被打破了。華仁小學和華仁中學,分彆接收了英才學生二十餘人,經過好一陣磋商和協調之後,才算安頓下來。

今年的情況與去年相仿,但斯蒂文敏銳地發現了一個問題,架設未來係的下一代越來越多了。

架設未來係是在1982年成立的。成立時公司除了個彆技術和管理職位,大部分職工都是年輕人。

之後公司的發展也是這個模式,以招聘和培養年輕人為主,關鍵位置才會選擇挖人。

經過七年的發展,當初的這些年輕人,已經有不少人都結婚生子。他們的子女大些的已經四五歲了,然後呈現金字塔結構,人數越往下就越多。

孫大海第一批操盤小組成員彭嘉怡就是這樣,她和勞爾森的孩子今年已經五歲了。現在孩子被他們送進了一家私立幼稚園,明年就將麵臨著上小學。

斯蒂文看到了這個趨勢,所以在今年年初舉行的公司高層例會上提出了這個問題,並給出了自己設計的解決方案。

特區分校,就這樣被正式提了出來。

香江的情況大家都心裡有數,雖然建校用的土地與商業用地不同,但想要向政府申請的話,其難度不亞於耐心掙錢,然後直接購買商業地皮建學校。

嚴格地說,這是在拚各自的名望和身後的關係網,英才也好,架設未來係也罷,還是顯得太稚嫩了些。

因此,將學校建在距離不遠,且土地儲備豐富,生活成本較低的特區,就成了一個非常好的選擇。

與會的高層,對這個方案大多持認可的態度。

當然,也有人提出,在國內建校雖然成本低,但各項審批並不比香江容易,而且其質量和權威性不如香江學校。因此建議請英才教育基金增加捐助的學校數量,以解決這個問題。

這個提議並非不可行,隻是無法從根本解決問題,隻能算是權宜之策。

學校如果建在特區,其實對職工家庭的幫助是非常大的,完全寄宿製可以解決他們的後顧之憂。

而且,不足一小時的車程,甚至可以吸引到一部分中低收入的職工前往特區分校附近購房,以減輕他們在香江的生活壓力。

經過討論,最終喬宏偉拍板,采納了斯蒂文提出的建立特區分校的方案。並隨即派人前往特區,在羅湖口岸附近尋找適合建校的地址。



最新小说: 一切從童子功開始 讓你透視鑒寶,你特麼一直亂看 開發大西北從種子開始 小可憐在年代文裡吃瓜看大戲 徒兒,你無敵了,禍害你仇人去吧 帶著空間拐個男朋友 仙尊下凡開局遭遇道侶輕蔑 穿越餓到發慌誰家小龍蝦香翻啦 開局一隻破爛崽 我在血魂高校學斬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