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大理來人_大宋處心積慮十六年,方知是水滸_思兔閱讀 

第187章 大理來人(2 / 2)

說來倒也是奇葩,大宋建國這一百多年中,大理向大宋遣使請貢求封多次,全被大宋拒絕,大理貢使多不領於鴻臚。

但大理卻仿佛百折不撓般,不管大宋拒不拒絕,總之每隔些年,必然請封一次。

按照大理的說法,是感激當年宋太祖的宋揮玉斧之恩。

當年宋太祖趙匡胤在滅亡後蜀之後,大將王全斌上奏,想要借這個機會一鼓作氣,長驅直入,攻滅大理。

但趙匡胤卻拿起手邊的玉斧,在地圖上沿著陽山江,就是大渡河,畫了一條線,令宋軍攻勢到此為止,並說此外非吾所有也。

其實這事兒當年趙匡胤未必是心口一致,畢竟當時江南的吳越、南唐還沒有降服,北方契丹又虎視眈眈,新建國的大宋還要對著不少強敵,而大理偏居一隅,且山高水遠,易守難攻,故而就此收兵,以為上策。

而大理其實除了表麵的感激之外,也是想給自家找個靠山,畢竟大理內部派係林立,鬥爭激烈,地方部落勢力強大,經常不服朝廷管束,而朝廷中一些勢力強大的世家也時常作亂,所以不管誰當政,為了正統地位,都想找個強援,至於彆的則還有商貿文化等種種考慮,故而大理一直想要與大宋交好,這才不停地示好向大宋討要封號。

但大宋一直對大理冷淡,哪怕大理願意稱臣受封,可是卻吃力不討好,至少到政和初年,大宋前後總共十一次拒絕了大理國稱臣乞封的請求,拿出了一套又一套的說辭,把大理國使者給搪塞了回去。

大宋這一幅冷臉,其實就是對唐朝的桂林之亂心有餘悸,奉行所謂守內虛外的邦交政策,宋太宗又說內既理則外自安,對於大多數域外藩邦都采取息事寧人的態度。

對大宋來說,和大理的關係隻要陽山江一線穩固不打仗就好,什麼賞賜、冊封、雙方深入往來,都邊兒去。

最後也隻有道君皇帝,好大喜功,答應了大理的請封,還搞了一場豐亨豫大的冊封儀式。

道君皇帝正式下旨冊封大理段和譽為紫金光祿大夫、檢校司空、雲南節度使、上柱國、大理國王。

這是大理國近兩百年來唯一受到的大宋正式冊封,唯一被大宋確認為藩屬國。

而道君皇帝為了宣揚這四邦臣服的大事,在隔年的科舉考試上,居然出了“代雲南節度使大理國王謝賜曆日”這種題目。

趙檉想到此處,已明悟來龍去脈,但還是有些不解,這種事情有禮部或者樞密院就足夠了,畢竟樞密院對這種近國藩邦也有外交之權,為何要拉上他一起呢?

似是看出了趙檉的疑問,道君皇帝道:“大理派出了一位皇子前來請封,本來朕想著此事讓鄆王去接待,可聽說這位大理皇子喜好舞槍弄棒,朕思索著鄆王未必能和他說到一起,是以隻能讓齊王伱擔起這件事了。”

皇子?誰?

趙檉想了想,眼下大理國王是段和譽,又名段正嚴。

這段和譽的長子叫做段易長,就是後來的大理景宗,莫非是此人來?

他摸了摸下巴,這段易長倒是沒聽聞有過什麼太大作為,文才武藝也是不見經傳,不過這倒不怪他,實在是他上麵老的下麵小的都太強了。

他爹段和譽,他兒段智興,他想要殺出重圍也確實是件難事兒。

想到這裡,趙檉禮道:“臣,領旨。”

(本章完)(www.101novel.com)



最新小说: 非主流清穿 棄婦一拖三,爛牌照樣王炸 異界領主:開局全廢,收女主發家 四合院:從認一大媽當乾媽開始 柯學:我家小哀失憶了?! 淩歡玉和宮灑掃宮女 禁空之下 穿越賀蘭山 簽到係統成為大帝陸長生葉秋白 寫輪眼與冰霜龍皇,雙廢天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