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再不努力就要被迫繼承皇位了!
王熙在帝王與太子的注視下,仔細閱覽這篇太子寫的文章,待他放下,遂恭敬請告帝王“太子殿下所言朝臣到齡退休之事,有可行之處,而前朝亦有此類政策,卻因所定年齡太高形同虛設,所給予的養老財富也多為皇上賞賜之數,年過七十者寥寥無幾,唯有幾人。”
“各人所受恩寵不同而所得賞賜大不相同,多者有銀萬兩,少則給些糧布。到了本朝,此製幾乎荒廢,老臣皆以上奏告老祈休,或不請告老而卒於任上。聖人心中大同之世中就有提到‘老有所養’,此事大善,而其中細微之處,還需與內閣探討方能票擬草案。”
王熙的意思是,在前朝將養老年齡定的太高了,一般人誰能活到七十歲呢?
“既然如此,此事就由愛卿總領,著內閣票擬,”康熙將王熙招來顯然不僅是為此,他又道“由太子協同,其中事務,愛卿可與太子探討,朕隻等最終結果。”
內閣掌議天下之政,從帝王有想法,到內閣票擬,得出草案,推行政令,下達相應部門實施需要一個過程,而康熙將王熙叫來,正是打著讓太子借此事熟悉內閣運行,掌握政令推行的步驟。
內閣在紫禁城的南,距離午門很近,外臣從午門進,胤礽從協和門走更近。一進協和門,看到幾座宮室,最西麵的就是內閣。
經過帝王授意,王熙遂對胤礽拜道“還請太子殿下隨臣來內閣。”
康熙點點頭,對胤礽道“申時回來,隨朕去聽經筵。”
難得呀,恨不得將胤礽拴在褲腰帶上的帝王能放手讓他跟著王熙去內閣。
小美覺得,小朋友的爸爸是想要做一些不能讓小朋友知道的事,也許這就是皇帝的時間管理秘訣!
白虎神情嚴肅的告訴胤礽。
胤礽心中一動,感興趣地問它那小美不如替孤看看,汗阿瑪去做什麼事情了,孤也想變得像汗阿瑪這樣會管理時間。
小美頭皮發麻,立即閉上了嘴巴。
這要是帝王去找了哪一個妃嬪玩樂造娃,它說出來,是不是又要被雷劈了?
王熙等胤礽,待小太子蹭蹭跑來,老臣還貼心地放慢了步子,躬身問胤礽“殿下可需要命人去抬轎子?”
“內閣不遠,孤能自己走,多謝王大人照顧孤,”胤礽小腿走得飛快,走起路來都不帶喘的,年五十餘四的王熙可比汗阿瑪矮多了,汗阿瑪走路的時候他才跟不上呢!
王熙為胤礽引路“殿下寬仁,謝不敢當,請殿下往這兒走。”
胤礽到的時候,跟隨太子來的宮人們在錦繡、徐嬤嬤與玉柱的帶領下等候在外,而讓胤礽獨自進入內閣。
在此宮室辦公的內閣大學士有六位,他眼睛微微一亮,發現三姥爺與掌上明珠都在其中,而杜立德也在此,正在整理書案,與人交接囑托事務。
近一半都是熟悉的麵孔,胤礽頓時就沒有了到陌生地方的緊張感。
眾人見王熙帶著太子前來,皆麵露驚訝之色,而除去在首位的內閣大學士以外,另有十五位內閣學士進出於此,忙於各項政務。
王熙將大學士們召集起來,言明“皇上命太子殿下協同臣一同總管此事。”
同為保和殿大學士的索額圖心中暗喜,其餘大學士如黃機、吳正治皆為漢臣,與王熙關係和睦,納蘭明珠微笑漸淺。
皇上現在就讓太子殿下接觸內閣事務,是真打算培養出一位可以監國的儲君,而大阿哥至今還在上書房學習,未能有幸能隨帝王進出政要之地。
杜立德笑容是最輕鬆善意的,他已經成功退休了,當然心情好,這一回的退休養老製度若是推行,他就是直接受益人。
眾大學士與胤礽互相見禮,又為他安排了座位。
退休養老製度,對於運轉如行雲流水的內閣而言隻是眾多政務中的一件小事,眾人於寬敞的場地,招眾內閣學士探討章程草案,分工明確,誰負責擬定退休養老金的數字,誰負責處理聯絡大夫的流程。
這些在胤礽印象中較難的事務,到了這些能乾的臣子們麵前似乎都成了得心應手的事,更有人提出“或可隨年長增津貼數,減之醫所費之財。實乃人壽命有限,鮮能活過七十,而年逾越難活,病亦愈多,臣上議年過七十而為大清勞苦功高者享醫財免除。”
“老臣為大功勞者,除金六貼、醫之償外,上亦為之嘉名。”
“或可以臣生平所績獻,而名評級。”
“最高不如予以國士之盛名。”
“若有不休,而上亦願其留者,則可破例,稱為‘君命挽任’。”
內閣行事之高效率,可在一天之內達成帝王諸多政要安排,如今將人聚集起專搞退休養老製度,到了胤礽眼裡就成了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短短半個時辰就將章程草擬有模有樣,他一會兒看看這個發言,一會兒看看那個發言,自己則不發一言而自得其樂。
王熙也照顧到胤礽,詢問“太子殿下可有什麼想法?”
眾人紛紛看向了胤礽,隻見小太子端正坐著,正兩眼亮晶晶地望著他們。
這裡的每一個人,都閃閃發光耶!
小美深沉地讚美道內閣又名“大清社畜工作中心”
“眾位大人所思全麵,孤暫時沒有什麼想法。”
他們也不覺得胤礽能夠說出什麼,而是待高效完成章程草擬後,將章程呈上來交由王熙總覽,而後交給胤礽過目。
王熙告訴胤礽“此為初草方案,殿下可在其上更改,而後臣子將出第二草擬。”
胤礽問道“諸位大人並沒有提年邁老臣多大年紀退休的問題,前朝以七十歲退休。”
正常人可活不到這個時候。
納蘭明珠道“此事可由皇上決斷。”
幾歲退休,那是帝王一口就能決定的事,隻看康熙想讓如今朝上的哪一些老臣提前安享晚年了,這種得罪地位高老臣的事兒可沒人想要去乾。
“汗阿瑪隻等著結果,而將此事交由孤與王大人主管。”
胤礽論述事實,較真起來不令人有迂回餘地。
王熙不怕得罪人,他是帝王孤臣,是純漢臣,與滿臣無瓜葛,且一心為國,心知年邁老臣若不願離任者過多,無論是京官還是到地方官都有一個共同特色,那就是容易出錯。容易出錯則政令不順,政令不順受苦受累的還是百姓。
王熙正色道“前人不休則後人難以更替,長此以往或有年老沉珂之苦,今醫術發展,古時難以治愈之頑疾可有希望痊愈。臣以為,朝臣年至六十則可退休。”
王熙自己就是最高品級的官,他五十四歲了,提出年六十退休,也就是還能再做六年的意思。
其餘人包括索額圖、納蘭明珠等都四十餘歲的年紀,聽王熙首先這樣說,心中猜測或許王熙也有過兩年祈休的想法。
胤礽想一想朝廷上那些病逝官員的名字,糾結道“年五十者既大病小病不斷,稱病之臣不在少數,六十退休,是否太晚。”
眾人皆沉默以對,紛紛去瞧王熙。
可就算大病小病不斷,熬到王熙這個歲數,讓他剛升官就退休,這就太不給王大人麵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