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礽不可能說出想請汗阿瑪不進行和親的話,正是因為參與了政務,才知道了其中的厲害關係。
大清不夠強大,它內部不穩定,外麵還有禍患。若要不再和親,婚姻自由,恐怕隻有等大清國力真正強大起來的時候。
“雖然和親這事不可避免,但是兒臣知道,公主在京城不能參政,去了蒙古是可以參政的吧?汗阿瑪,”胤礽說道“去和親的公主若有能力在蒙古站穩腳跟,那對大清來說是好事。”
胤礽鼓動康熙“您注重皇子們對課業的培養,卻忽視了公主們政務能力的培養,同樣是您的兒女,為何公主們不需要學習呢?”
“她們當然學習,寫的也不比皇子們輕鬆。”
至於學什麼?
繡花、插花、琴棋書畫,管理宮務等內政……
想到此,康熙若有所思。
皇長女純禧自收養之日起,就已經定下了未來要嫁到科爾沁蒙古。
“大清延續了前朝的習俗,在培養公主的時候也多有借鑒,”康熙道“在漢臣們看來,女子是不得參政的。”
“蒙古又不是漢人聚集的地方,蒙古那兒野的很。汗阿瑪,前朝培養女兒的方法有些並不可取,好多漢臣家裡還讓自己的女兒裹小腳呢!他們認為裹小腳的女子是良家女子,裹小腳的女子好說親,這太可怕了,裹小腳這種習俗,違反人體生長規律,那是對女孩子身體的迫害。”
禁纏足這事就跟當初大清命漢人剃發異服一樣嚴重,剃發易服靠著強大的武力征服強迫人們改變,為此害死了很多人。禁纏足也同樣引了許多漢女自儘。裹小腳的習俗一直沒有改掉,甚至隱隱影響了滿人,還是因為男女社會地位的不平等。男人們受到這種扭曲的審美影響,也有人喜歡那所謂的“三寸金蓮”,於是那習俗一直在民間保留到現在,現在越來越多的貴族們也都喜歡漢女這樣柔弱無骨的樣子。
胤礽道“汗阿瑪,兒臣沒有與哪一位公主有好關係,說話也是從公允角度來說,大清公主培養出能力來是好事,她們可以自保,也可以為您帶來好處,這是互相都能得利的,您不如也給公主們設個專門培養她們的學堂吧?”
“你倒是對弟弟妹妹們一視同仁,哪一件事都要摻一腳,”康熙沒有猶豫,並給予胤礽肯定的答複“這事,朕會考慮的。”
若是放在從前,康熙怎會輕易被胤礽說服?
嘴上說著要影響胤礽與仙獸,康熙又何嘗不是在被胤礽與仙獸潛移默化引導著?
這個互相影響的過程是相互的,康熙自己意識不到,胤礽也意識不到,在日複一日的相處磨合中,帝王的容忍度與思考方式,都在胤礽無意識地挑戰下逐步放寬。
沒有誰不喜愛自己的兒女,父子、父女親情是天性,康熙最寵愛的兒子自然是胤礽,最喜愛的女兒則是活潑開朗的榮憲公主,是胤祉的親妹妹,榮妃馬佳氏的女兒。
新年過後,帝王下令將上書房的一處空院開辟出來作為公主學習的地方。
除去要學習文課以外,還命出身蒙古鑲藍旗的親王王妃西魯克氏進宮來教長公主騎射。
新年以後,胤礽就要去禮部做事了。
各部院的辦公地點位於紫禁城東側宮牆外,處於外紫禁城範圍內。
禮部尚書名叫赫舍裡·帥顏保,三姥爺的父親索尼是他的堂兄。
對於胤礽來說,這是娘家人,那是老太爺一樣輩分的長輩了。
有帥顏保安排,胤礽去禮部接觸事務處處都有人照顧。
禮部是重要的□□門,它的職能包含了祭祀禮儀、科舉考試、接待外來使者等等,當然,宣傳輿論這些,也該歸他們管。
由於胤礽的一通操作,禮部的眾人在去年的一年裡,幾乎每一個人都增加了約兩倍的工作量。
胤礽提出的頒發書號,進行審核刊印就是他們在管。
而納蘭性德現在也在禮部做事,專負責向禮部侍郎傳達統籌出來的雜誌、報紙等事,因為印鑄局就歸禮部管。
去禮部的第一天,外麵還在下大雪,胤礽見納蘭性德在,還與他打了個招呼。
近些日子總是大雪,胤礽自己沒有想到,倒是小美給他提了醒。
按照現在下雪的趨勢,恐怕要下十天半個月的。
好在胤礽自己就在禮部,可以第一時間接觸宣傳的第一線。
他的防災自救指南中曾經寫過雪災之前該準備些什麼防患於未然,雪災來時怎麼做能保護民眾,雪災以後如何處理。
現在,他將小美係統裡所包含的方法更加詳細地記錄下來,通過禮部給內閣上奏了一篇事關防雪災的稿子,並請奏若是出現災害,應當調動附近軍隊前去救災救民。
胤礽從禮部走流程上奏,這沒毛病,既然到了這地方,就按照這地方的規矩來。
可內閣卻不同,保和殿兩位大學士一個索額圖,一個王熙,全都是願意幫助胤礽的人。
這一回,徹底讓胤礽見識到了什麼叫做提議上達天聽暢通無阻,下達基層如閃電般迅速。
胤礽跟著康熙批閱奏折的時候還批到了自己的上奏與內閣的上奏,整個過程康熙都沒有親手去接過這個盤子。
有點厲害了。
小美甚至懷疑這是帝王親自送給胤礽搞事情的漏洞,如此可以欺上瞞下,徹底將帝王給蒙在鼓裡。
老實孩子將奏折傳給了康熙看,深深歎了口氣“汗阿瑪您這樣不行的,您不能做甩手掌櫃就放著小毛驢自己去吃草了,您得看著兒臣啊,不然兒臣會害怕自己玩得太大翻船的。”
經過這些年的潛移默化,被康熙拴在褲腰帶上帶著的胤礽已經成了爸寶了,現在汗阿瑪想要放小毛驢自己跑,他還不樂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