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2、第一百四二章_[清]再不努力就要被迫繼承皇位了_线上阅读小说网 

142、第一百四二章(1 / 2)

[清]再不努力就要被迫繼承皇位了!

朱之弼告訴康熙“這四本書包含了數術之精髓,‘小學’二字,意為最為淺顯的學問,與自古以來對‘小學’的釋意不同。而‘初中’則代表著‘初次中舉’的實力,至於‘高中’,若是能夠將那本名為‘高中’的書讀完讀透徹,那定是狀元郎一般的才華無遺了!”

朱之弼又道“還有那五年高考三年模擬,雖不知為何是五年,許是天上的仙人每五年考一回?這本書是最厚的,比微臣床上的枕頭還要厚實,其中留有大片空白餘地,目的是為了讓人答卷所用。”

康熙“答卷所用?”

“沒錯,此書包含了所有能夠想象的到的數術題,將前三本的各項內容進行出題考核,並且附有答案。”

朱之弼讚揚胤礽“要抄錄這四本書可要花不少時間,太子殿下一片心意,臣深受感觸,此贈書一事,微臣想來,也是殿下聽說皇上今年要開新科招攬善於數術之人,想要為皇上分憂,這才令微臣有幸看到仙人傳授之書。”

“微臣是此次會試的主考官,卻並非是出卷之人,今日既然皇上召見微臣,微臣懇請皇上,準許此次會試新科才有一兩題《五年高考三年模擬》中的簡單數術學問來考核一番考生。”

朱之弼還道“大清有此四本書,於數術一道將有莫大進展,如此一來,許多農桑、水利之上的計算問題,都將迎刃而解。”

與胤礽設想之中的不同,大清的一切物力、化學、數學的發展,都離不開建設國家,人們研究數學是為了促進農業,為了土地,而不是為了數學本身。

也因此,朱之弼也不似胤礽想象中的模樣,他固然對數術癡迷,卻更加懂得庶務,比起鑽研數學本身,他所看到的則是數學背後帶來的影響與便利。

歸根結底,朱之弼到底還是工部尚書,是個當官的。

是當官的,就做不到像純粹的研究者那樣,也正是因為朱之弼的這一特點,竟可以說服康熙,讓他考慮考慮派人將胤礽送來的四本書研究透徹,並且抄錄下來,列為與《九章算術》一樣地位的數術類書籍。

朱之弼還道,若皇上準許,他願意花心思去鑽研太子殿下送給他的四本書。

胤礽知道,數學想要發展,除去有書籍、有現成的知識,還需要有人願意去鑽研,這一切都要依托於朝廷的重視,也唯有朝廷重視了,數學才會走入讀書人的視線。

隻要今年的科舉新科考了,並在以後的考試中保留要考數學,讓它成為一種傳統,國子監中率先就會教育起在學的監生們,而上行下效,衝著中舉而來的民間學子所在的學堂,也將為了“應試”而更加重視起“數術”來。

在大清,士人們所學習的數術書籍目錄在於《算經十書》如漢朝時候的《九章算術》與祖衝之所寫的《綴術》。

另有《宋元算書》八本,士人們學它們,學個大概,除去要做賬房先生,或是在做官以後做算賬類的官職,大部分人都不求甚解,根源在於科舉考試不考這些。

胤礽在將辛辛苦苦搗鼓出來的四本書送給了朱之弼以後,就接著去沙大人的手中接活兒乾。

這一回,他需要與王士禛聯係一下,對國子監的春日祭祀進行規劃與排練。

這事兒當然不會去影響到學子們,祭祀禮儀最需要排練的除去禮官們以外,還有奏樂的樂師們。

負責祭祀禮儀的樂師隊伍養於宮廷,算是皇宮中專供的樂師,敲鑼打鼓,吹笛子彈琴彈琵琶敲鐘等應有儘有。

在儀製清吏司負責與宮廷聯絡的是左侍郎吳努春,胤礽找到了吳努春,問他要樂師名單。

吳努春支支吾吾半天,一問三不知,待胤礽一再追問,他又叫來了顧八代,由顧八代來向胤礽稟告。

胤礽感覺吳努春此人不太對勁,本該是他負責的模塊,他卻一知半解?

他仔細觀察起了吳努春,並時常就公務之上的事兒召吳努春前來詢問。

吳努春每一次辦公時,身邊都帶了至少兩位助手,分彆由助手們接下他指派下去的活兒,而他自己整日裡不知道在做一些什麼,完全像是在這個職缺上混日子的。

曹珍悄悄告訴胤礽“沙大人不止一次因為吳努春的辦事能力不佳而發怒。”

胤礽奇怪極了“科舉招攬來的人才,也會有這樣沒有才華的混混嗎?”

說混混已經算是好聽的了,更難聽的則是“酒囊飯袋”。

曹珍小聲道“吳大人的八股文寫的很好,當初科舉的時候,成績也是名列前茅的。”


最新小说: 強扭的校草酸又澀,重生她不追了 誰讓他塌房的!又騷又強還變態 頂級橫練天賦,你讓我玩大狙? 斬妖吞孽,北極驅邪! 穿越後,我隻能痛揍國足 苟命魔門:我靠氪命成大佬! 快穿:我,黑心蓮,專治白眼狼 大明國醫:從九族危機到洪武獨相 同時穿越:俺尋思這挺合理! 女尊:戀愛可以,得加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