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謝安當政_憤怒的兩晉南北朝_思兔閱讀 
思兔閱讀 > 玄幻魔法 > 憤怒的兩晉南北朝 > 第190章 謝安當政

第190章 謝安當政(1 / 1)

憤怒的兩晉南北朝!

王猛之死,成為前秦由盛轉衰的分水嶺,王猛對前秦的意義甚至比苻堅想象的還要深遠,不出幾年,效應便將突顯。

對某人或是某物的過分依賴,最後隻有一個可能,一旦人物不在,造成的負麵影響是非常恐怖的。

前秦到底隻是一個新興的國度,雖然在王猛的治理下,一片升平,但許多根源性的問題並未徹底清除,尤其疆域太大,管理上麵臨很大難題,不同種族不同勢力互相雜糅,想要完全融合,絕非一朝一夕的事,如果王猛能多有十年八年的時間進一步地整改,統治基礎當能穩固起來,可惜就在新舊交替的緊要關頭,王猛溘然長逝,徒留苻堅在原地淩亂。

與前秦想極力挽留丞相不同,東晉的情況是恨不得當政的權臣趕緊死掉,因為謝安與王猛完全不是一個層次的,王猛是名符其實的政治家,而謝安充其量隻能稱為政客,王猛的早逝對前秦傷害很大,謝安的長壽則讓東晉飽受煎熬。

374年正月27日,徐兗二州督導官刁彝逝世,朝廷改任立法院總立法長王坦之為徐兗青三州軍區司令長官、兼徐兗二州督導官,仍鎮守廣陵,然後由謝安兼任立法院總立法長之職。

但謝安顯然並不勝任這種職務,酷愛音樂的他,遇到家族中血緣稍微疏遠一點的親屬辦喪事時,他都照常演奏,絲毫不顧禮法。

人學好很困難,學壞往往就是一念之間,總立法長都這麼肆無忌憚了,士大夫階層紛紛效仿,高級知識分子、在職官員和退職仕紳頓時打成一片,極儘傷風敗俗之能事。

王坦之對此深感憂慮,勸謝安“禮教是天下的寶物,應該為天下人珍惜。”

謝安一笑置之,仍然我行我素,美其名為不拘小節、瀟灑飄逸,實則就是自我放縱、自甘墮落,遺憾的是,竟在朝野上下形成潮流。

從此王謝二人矛盾更深,王坦之雖也有缺點,但終究心懷天下,注定不會與謝安這種斯文敗類、官場流氓走到一起,即便曾經抱團取暖,終難免一拍兩散。

可惜謝安畢竟關係顯赫,王坦之於是處處受製,最後積鬱成疾,於次年5月2日撒手人寰,臨死前寫信給桓衝,希望他能監督謝安,維護大局。

桓衝對於王謝二人的決裂看在眼裡,實在不想與謝安糾纏,準備把京畿衛戍總司令讓給他,自己請求外調,離他遠遠的。

情操是高尚的,也值得讚揚,但桓家人都認為這是個錯誤的決定,郗超也竭力勸阻,若是把國家大事全交給謝安,簡直就是對國家的不負責任,可是桓衝心意已定,終於上疏請求外調。

375年5月10日,朝廷下詔任命桓衝為徐豫兗青揚五州軍區司令長官、兼徐州督導官,鎮守京口,由謝安兼任京畿衛戍總司令,並加授高級谘詢官。

此時的朝廷完全是謝安的獨角戲,上傳下達的詔書全由他操縱。

謝安估計也有些不好意思了,小夥伴們要麼死掉,要麼遠離,都沒人陪他玩了,於是在孝武帝司馬昌明到了結婚的年紀時,力薦太原王氏王蘊的女兒王法慧為皇後,然後任命王蘊為高級國務官,兼國防部長,封建昌侯。

然而王蘊也不陪他,上疏堅決辭讓了。

一味的清談讓國家受害不淺,褚蒜子不忍朝廷完全落在清談家之手,於是極力促成了司馬昌明研讀孝經,閱覽儒學經典,並在國內延聘儒家學者。

謝安感覺哪裡不太對勁了,於是把自己人徐邈推薦擔任立法官,希望繼續控製局麵。

徐邈年過不惑,倒還是有些真材實學的,司馬昌明每次向他提出問題,都能大受裨益,謝安眼見如此,這才安心。

司馬昌明因為從未接觸儒家人物,寫詩作賦都深受當時老莊清談派的影響,油腔滑調,雜亂,徐邈非常有耐心地把這些作品收集起來,拿到立法院進行刪改修正,使它們達到相當的水平,再請司馬昌明過目,然後發出去供世人閱讀品鑒,時人都對徐邈讚賞有嘉。

前秦天王苻堅在學說問題上,與褚蒜子不謀而合,於375年10月下詔“我們賢能的丞相新近棄我們而去,文武官員處理事務,或許不太合乎我的心意,不妨站在未央宮南,設立聽訟觀,我每隔五天前往一次,探討人民的隱憂。現在天下雖然還沒有完全平定,但也可以暫時停止軍事行動,推動教育文化,用以符合丞相高雅的願望,我們應該尊崇儒家,禁止老莊和神秘預言書的傳播,凡違犯這項規定的,一律綁到鬨市上斬首。”

政府助理執行官王佩,曾心存僥幸地閱讀神秘預言書,苻堅於是下令將其斬首示眾,以立法紀,從此再沒有人敢研究。

從下詔當天,就讓人仔細挑選學生,太子苻宏以及公侯、文武官員的兒子們,全都到學校讀書;中外(中軍將軍和外軍將軍)、二衛(左衛將軍和右衛將軍)、四軍(衛軍將軍、撫軍將軍、鎮軍將軍和冠軍將軍)、長上(金鑾殿禁衛軍官)等武將,則每20人一組,由一位對五經有研究的學者擔任教師,教他們誦讀斷句;在後宮設立督學官,教授宮中男女,挑選宦官及聰明的宮女,到大學教授那裡,學習五經。

儒家學說流傳千百年,絕非浪得虛名,其中固然有統治者對於部分觀念的彆有用心,但其中大部分思想對於國家穩固統治,改善民生,起著關鍵的作用,相比老莊來說,絕對有著不容質疑的優勢。

離王猛越來越遠,苻堅也越來越發現國事之艱難,於376年2月21日下詔說“我曾聽說過,君王在尋求賢能人才的時候,最為辛苦,而在尋求到賢能人才後,十分悠閒,可以安心享樂,這話是何等靈驗!從前我得到丞相作為助手,常認為君王是件最簡單最容易的事,可是自從丞相棄世,我的頭發已白了一半,每一念及,不覺衷心悲慟,而今天下沒有丞相,政治教化可能鬆懈,應該派出官員前往各郡縣視察,探問民間的疾苦。”

但他並沒有嚴格遵守王猛死前的忠言,雖臨時采取休養生息的政策,但內心深處急於統一全中國的雄心越來越強烈,終致不可收拾。

本章完



最新小说: 陷害走錯房,我為總裁生了一窩崽 從鬥羅開始的調律者生活 娛樂:重生豪門公子,玩轉香江 我的旁白不太對勁 結婚五年 九劍靈心 穿書後,我被龍傲天們團寵了 玄幻:開局被兩個係統爭搶著綁定 千年世家:從商鞅變法開始崛起 劍心爭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