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 劉絜事件_憤怒的兩晉南北朝_思兔閱讀 
思兔閱讀 > 玄幻魔法 > 憤怒的兩晉南北朝 > 第372章 劉絜事件

第372章 劉絜事件(1 / 1)

憤怒的兩晉南北朝!

443年11月27日,拓跋燾南下抵達朔方,也不等到平城,迫不及待地下詔授權太子輔佐皇帝總管全國事務,統禦文武百官。

詔書上還提到“各功臣勤勞辛苦太久,一律保持原來的封爵,從官位上退休的,仍可出席朝廷會議,參加宮廷宴會,談論治國之道,貢獻良策,隻是不再擔任繁瑣艱巨的職務,另外重新推舉賢能人才,補充缺額。”

次年正月6日,拓跋晃正式總管全國文武百官,拓跋燾特彆選派高級谘詢官、立法院副總立法長穆壽,宰相崔浩,高級谘詢官張黎、古弼,一起輔佐太子裁決民政,上書給太子時,一律稱臣,用臣屬的禮儀。

這幾人都是北魏的肱骨之臣,足見拓跋燾對太子的厚望。

其中的古弼,為人忠厚謹慎,工作和生活都異常低調,但也有一次轟動全國,成了朝野上下的焦點。

因為遊牧的傳統,北魏對獵園一直有很大需求,上穀的皇家園林麵積尤其廣大,隨著時代進步,嚴重妨礙國家發展,古弼打算削減一半賞賜給貧民,因而入宮晉見拓跋燾,準備當麵奏請此事。

當時拓跋燾正與皇家稽查官劉樹,全神貫注地下圍棋,古弼一時不好打擾,就在帝邊坐著等候,可是過了很久,棋局絲毫不結束,古弼幾次欲言又止,鬱悶到了極點,忽然大發脾氣,跳起來抓住劉樹的頭發,把他拉到床下,揪著他的耳朵,敲打他的後背,怒喊道“朝政之所以不上軌道,都是你的罪過!”

事發突然,在場的侍女、太監和護衛們都懵了,拓跋燾也愣了一會兒,等回過神來,趕緊推開棋盤,製止他說“不聽報告,是我的錯,劉樹有何罪,快放了他!”

古弼餘恨未消,氣呼呼地說明來意,拓跋燾當即批準,古弼老臉一紅,略帶歉意地說“為人臣屬,竟無禮到這種程度,罪過太大。”

拓跋燾一笑置之,讓他不必介懷,但古弼出宮後,越想越不對勁,還是赤著腳前往公車門,脫下冠帽,請求處分。

拓跋燾聽說之後,趕緊召他入宮,當麵寬慰他說“隻要對國家有利,方便人民的事,應竭儘全力去做,不可有什麼顧慮,快穿鞋戴帽,忙你的事。”

經此一事,古弼變得舉國皆知,成了全民偶像,但他仍舊低調謙恭,深受拓跋燾的信賴,拓跋晃當然也很欣賞這樣的人物。

諸如崔浩、古弼這些人,對拓跋晃的成長起到很大的推動作用。

拓跋晃本身在為政方麵也頗有天分,所以進步很快,在北魏太子群裡,算得上是佼佼者,為了督促農民耕種,穩定國家根基,特彆規定“沒有牛的農家,可以向有牛的農家借牛耕種,然後替有牛的農家耕田,作為回報,凡自耕22畝,就為牛主人代耕7畝,大概以這種比例計算;讓農民在地頭標出姓名,借以考察他們的勤惰,同時禁止人民飲酒和遊戲。”

禁酒禁娛難免有扼殺天性之禍,但這些舉措卻讓北魏的耕地麵積爆漲數倍,糧食產量也翻了幾番,總體而言利大於弊。

雖然北伐無功,但能注意到太子的潛力,似乎也是件好事,隻是相比之下,惡事的影響更寬大一些。

拓跋燾這些年來已習慣了勝利,這一次討伐柔然雖也算不上失敗,但畢竟是和勝利完全扯不上邊的,這對拓跋燾而言無疑是沉痛一擊,拓跋燾在憤怒之下做了許多衝動的決定。

444年正月12日,拓跋燾下詔“王公以下直到平民,凡私自在家供養佛教僧侶,或男女巫師,應全體送交官府,正月25日後,如果仍留家中,僧侶巫師處死,主人全家斬首。”

過了兩天又下詔“王公部長級官員以及國務官級官員的兒子,一律送到國立大學讀書,工匠商人的兒子,應繼承父兄的行業,不能私自設立學校讀書,凡有違背者,教師處死,當事人全家斬首。”

這兩項處罰措施可謂凶殘之極,即便在噬殺的亂世環境下,都讓人聞之色變。

受到崔浩的影響,拓跋燾對佛教沒有半點好感,又聽聞後趙時的種種,更對佛教產生抵觸,但因此對佛教趕儘殺絕,似乎有些因咽廢食的意味,佛教之所以在北方昌盛,與其教義等方方麵麵都脫不了乾係,不能對其采用一刀切的辦法,無視其對社會的貢獻。

可惜拓跋燾這種非彼即此的邏輯,不存在任何中庸的機會,怎麼也解決不了宗教信仰這個複雜問題。

當然佛教旺盛的生命力,並沒有因為拓跋燾的滅佛政策而完全消失,民間信佛的人仍舊不可勝數,長江以南則更加興盛,未來“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的壯觀場麵,更是把佛教推到了一個高處不勝寒的位置,比本土的儒教和道教還更燦爛。

除了殘酷地屠殺異己和強行劃分階級,拓跋燾還下令徹查北伐失利的緣由,最後確定是因為中山王拓跋辰、京畿及全國部族總監薛辨、政府行政官奚眷等八個將領,未能按預定時間抵達目的地,才使得魏軍喪失了剿滅柔然的良機,才使得大批官兵死於非命。

常言說罰不責眾,但拓跋燾可不管那麼多,把這八個將領全都綁到平城南郊斬首。

可是他發現並不解氣,反而讓心裡更加堵得厲害,尤其當聽說劉絜的作為,更讓他怒火中燒,且悔恨不已。

眼見八個將領在自己的設計下死於旦夕,劉絜再接再厲,緊抓機會指控崔浩,認為大軍再次勞而無功,崔浩的責任最大,應該受到軍法懲治。

可惜他的挑撥之法未能奏效,拓跋燾當即回說“都是因為各路將領不能如期會師,我自己碰上盜賊,又沒有及時攻擊,才使得賊人逃竄,崔浩有什麼錯?”

崔浩可不是軟杮子,本來事不關己,不想與劉絜撕破臉皮,但劉絜率先發難,崔浩也不甘示弱,趁機向拓跋燾檢舉了劉絜假傳聖旨一事,拓跋燾勃然大怒,抵達五原後,便逮捕了劉絜。

劉絜千算萬算,終究犯了一般人都會犯的錯誤,那就是太過自作多情,認為在皇帝麵前,他的名望和實力足以和崔浩相提並論,卻遺憾地發現,自己到底太嫩了。

拓跋燾出發時,劉絜還曾對親信說“如果皇上不能回來(戰死或病死),我就擁護樂平王。”

當時政府右秘書長張嵩家裡藏有預言書,劉絜秘密問他“魏國之後,姓劉的應該稱王,有沒有我的名字?”

張嵩回說“有姓無名。”

劉絜不大高興,但還是執意劍走偏鋒,直到鋃鐺入獄,終於醒悟過來,自己是有多蠢,才會動這種歪心思。

拓跋燾對劉絜事件十分關心,畢竟為此冤死了八位將領,情節極其嚴重,讓主管機關窮追猛查之後,搜查到張嵩家,果然搜出預言書,審問過後,牽連到南康公狄鄰,於是劉絜、張嵩和狄鄰一律屠滅三族,處死一百多人,從劉絜抄家所獲億萬錢之多,拓跋燾後來每次提到劉絜就恨得咬牙切齒。

還有一人雖沒有受到直接處罰,但平白無故地蒙受冤屈,卻有口莫辯,不到一個月時間,便鬱鬱而終。

他就是樂平王拓跋丕,劉絜的擋箭牌。

拓跋兄弟關係不錯,可是當遇到這類敏感的問題,還是遭到巨大的挑戰,拓跋燾雖未公然宣布拓跋丕的罪過,也沒有實質的懲戒,但當拓跋丕死後,拓跋燾賞賜他的諡號就已說明一切——戾王。

本章完



最新小说: 快穿萬人迷:桃花嬌豔福祿來 鐵口直斷,玄學大佬天橋算卦 苟在戰錘當暗精 都被包圍了,皇兄們才記起來我 雙魂冰心劫 靈能 陷害走錯房,我為總裁生了一窩崽 從鬥羅開始的調律者生活 娛樂:重生豪門公子,玩轉香江 我的旁白不太對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