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7章 陸俟奇謀_憤怒的兩晉南北朝_思兔閱讀 
思兔閱讀 > 玄幻魔法 > 憤怒的兩晉南北朝 > 第377章 陸俟奇謀

第377章 陸俟奇謀(1 / 2)

憤怒的兩晉南北朝!

這場浩浩蕩蕩的滅佛運動,讓崔浩極為欣喜,終於完成了他多年來的夙願,道教正式成為北魏國內一家獨大的教派。

所謂物極必反,崔浩此時堪稱位居自己的人生巔峰,從另一方麵來看,還意味著他的人生馬上就要走到下坡路,而且是急轉直下。

因為他得罪了一個人。

雖然他平生得罪過無數人,但有個人卻是他無論如何都得罪不起的,那就是當朝太子拓跋晃。

許多鮮卑官員與崔浩的關係也不好,但因崔浩是國家一品要員,所以沒有哪個官員能挑戰其權威,甚至拓跋燾也對他言聽計從。

拓跋晃就不一樣了,他可是尊貴的儲君,未來的主宰,身邊圍繞一大群朋黨,且都是為了捍衛太子榮耀和自己政治前途,而不顧一切的極端分子。

崔浩仗恃自己的才華和智謀,以及皇帝的寵信,在朝中獨攬大權,異常強勢,尤其在成功說服皇帝消滅(表麵上)佛教之後,更加無所顧忌,認為國內已無人能找自己的晦氣,除了皇帝以外,誰都不放在眼裡——包括太子。

但崔浩聰明一世,終究在過於順暢的環境裡犯了平常人都會犯的錯誤,那就是得意忘形。

崔浩的兩重身份就已經為他劃定了行動的界限,一是漢人,一是朝臣。

在鮮卑人政權,漢人身份意味著他無時無刻不在經受鮮卑人的明槍暗箭,一旦被抓住小辮子,立即就會被推到風口浪尖。

身為朝臣,無論做得有多成功,都隻是皇家的服務人員,對皇帝和未來的皇帝(也就是太子)是最應該心存敬畏的,除非想要造反,不然就一定不能與他們對抗。

崔浩同時犯了這兩項錯誤,一方麵無視鮮卑同僚的威脅,另一方麵還不把太子當回事。

因為滅佛一事,拓跋晃對崔浩恨之入骨,而崔浩絲毫不知收斂,曾推薦冀、定、相、幽、並等五個州的知識分子數十人,頭一次起用,就讓他們擔任郡長。

以崔浩的能力和地位,做這些事原本也掀不起多大風浪,但卻成了太子的突破口,在此大作文章,上疏拓跋燾說“在此之前,征召延聘的人才,擔任現在的職務已經很久,他們辛苦勤勞,還沒得到回報,應由他們優先升任郡縣長,崔浩推薦的人,則填補他們的空缺,況且郡縣長的主要工作是治理人民,最好也該讓有行政經驗的人擔任。”

但此時拓跋燾還對崔浩非常寵信,任由崔浩放手去做,崔浩便固執己見,終於分派那些人到職,讓太子異常尷尬。

從此二人的矛盾越發深刻,終致不可調和,而最終拓跋燾還是選擇站在族人和兒子這邊,無情地出賣了昔日的戰友。

那是幾年後的事,實際上拓跋晃已開始暗中籌劃扳倒崔浩了,一個天大陰謀悄悄醞釀著,主人公崔浩卻一直被蒙在鼓裡,直到大勢將去,才追悔不及。

人生的樂趣就在於未知,無論未來是喜是憂,聽從內心的指引,一步步把未來變成當下,乃至過去,正是此生最大的意義所在。

當完成這些事,不論結局如何,已經是成功了。

當然不同的人,想法也千奇百怪,心中定義的成功更截然不同,未必都能悟透這一人生的本質。

聰明如崔浩,他追求的境界也超乎常人,試圖把握精神的製高點,要將自己的意誌傳播大江南北,自己的信仰普及四海八荒。

這注定是一項萬般艱巨的任務,但崔浩發現雖然有諸多問題,進展卻還是不錯的,於是更堅定了信念。

而由此產生的任何後果,都注定由他全力承受。

任何行為都有一定的後果,而且不管中間多少曲折,最後都會施加在行為人身上,正如佛教所說,因果都在循環之中。

蓋吳在國內引起這麼大風波,最後也難免會吞食自己種下的果子。

446年2月,逃到北山之後,蓋吳意識到自己的力量畢竟微弱,於是再派使節到劉宋上疏劉義隆,請求派軍支援。

劉義隆當即下詔,任命蓋吳為關隴軍區司令長官、雍州督導官,封北地公,下令雍梁二州出動武裝部隊,駐防邊疆,作為蓋吳的聲援,並派使節送去印信121顆,讓蓋吳代替朝廷任官封爵。

然而蓋吳並不解渴,處境並沒有得以改善,前景不容樂觀。

這時金城傳來消息,當地人邊固和天水人梁會,聯合秦州益州境內各民族一萬多戶,占領了上邽東城,叛離北魏,周邊的氐羌一萬多人、匈奴休官部落和屠各部落二萬多人,紛紛起兵響。

蓋吳大喜過望,對未來不禁又充滿了期待。

不過起義軍雖然此起彼伏,但北魏國力還沒有衰退得那麼嚴重,並不致因為局麵的叛變而危及全局。北魏秦益二州督導官封敕文,很快就斬殺邊固,對變民集團造成重創。

5月11日,拓跋燾再派安豐公拓跋閭根,率騎兵進擊上邽,還沒到達,變民餘黨已嚇破了膽,連夜放棄上邽東城逃走。

封敕文一早在城外挖了數道壕溝,防備變民逃竄,雙方於是展開貼身肉搏,從半夜一直持續到天亮。

封敕文尋思“盜賊知道沒有生路,所以與我們死拚,戰鬥力反而提高了不少,應該換個思路。”下令部將高舉白虎幡,向變民宣告,投降的一律赦免,安居如初。

變民大軍已是強弩之末,本來抱著必死的打算,得此消息,心裡瞬間燃起了希望,精神一抖,終於崩潰。

封敕文得意地指揮兵馬,將逃散的變民各個擊破,對於投降的那部分,當然是殺之而後快,給國家造成那麼多麻煩,焉能妄想活命?

蓋吳得知老鄉們失敗的消息,真是又氣又怕,集結了被擊潰的部眾,重新駐軍杏城,並改稱秦地王,勉強支持。

拓跋燾則決意一鼓作氣蕩平叛亂,又加派永昌王拓跋仁、高涼王拓跋那,讓二人同時統禦北方各路人馬,前往討伐。

一支政府軍就已經夠蓋吳周旋了,兩位親王來援,局麵幾無懸念。



最新小说: 娛樂:重生豪門公子,玩轉香江 我的旁白不太對勁 結婚五年 九劍靈心 穿書後,我被龍傲天們團寵了 玄幻:開局被兩個係統爭搶著綁定 千年世家:從商鞅變法開始崛起 劍心爭渡 芒果七分甜 穿越歸來,豪門總裁非要逼我結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