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2章 宮城淪陷_憤怒的兩晉南北朝_思兔閱讀 
思兔閱讀 > 玄幻魔法 > 憤怒的兩晉南北朝 > 第502章 宮城淪陷

第502章 宮城淪陷(1 / 2)

憤怒的兩晉南北朝!

各地勤王軍仍在不斷向建康推進。

548年12月14日,湘東王蕭繹派世子蕭方等,率步騎兵一萬人,增援建康,等到蕭方等出發,又派竟陵郡長王僧辯,率水軍一萬人,滿載糧食,順漢水東下。

在侯景入京之前,蕭衍曾征召衡州督導官韋粲(韋黯的侄子),到朝中出任總顧問長,而讓州司令官、長沙人歐陽頠,暫時接管衡州。

韋粲走到廬陵時,就聽到侯景叛變的消息,立刻整頓部屬,挑選精銳士卒五千人,加倍速度行軍,增援建康。

但侯景的行動異常迅速,很快渡過長江,並占領建康,而韋粲才剛走到豫章,意識到形勢嚴峻,立即拜訪豫章郡長劉孝儀商討對策。

劉孝儀特彆設筵款待他,席間對他說“果真有這種事,中央一定會有指令,怎麼可以隨便相信道聽途說而輕舉妄動,恐怕事情真相不是如此。”

韋粲剛剛端起酒杯,聽到劉孝儀如此說,立即把酒杯摔到地上,怒道“盜賊已渡過長江,下一步就是逼上宮門,水陸交通全都阻斷,哪裡來的正式消息,如果中央沒有指令,我們難道就安心坐在這裡,韋粲今天沒有心情飲酒!”憤然離席,飛馬出城部署。

就在這時,江州督導官、當陽公蕭大心,派使節尋找韋粲,韋粲於是改道去見蕭大心,並呈上自己的見解“長江上遊的軍事重鎮江州距離建康最近,以常理推斷,殿下的勤王軍應走在其他勤王軍之前,但尋陽位居長江樞要,不可以沒有統帥鎮守,而今應該擴大聲勢,把指揮部移到湓城,派遣副將軍率軍追隨在我後麵,已經足夠。”

蕭大心同意,於是派大營軍事參議官柳昕,率軍二千人,追隨韋粲的艦隊出發。

韋粲抵達南洲後,表弟、司州督導官柳仲禮(柳津的兒子),也率步騎兵一萬餘人,抵達橫江,韋粲立即供應他糧食武器,並把自己的財產散發給司州士卒。

韋粲作為韋睿的孫子,在國內頗有名望,而柳仲禮背後的河東裴氏更是一支大族,其父柳津又在中央任職,所以二人都極具號召力。

西豫州督導官裴之高也屬河東裴氏,得知韋粲和裴仲禮東下,也從張公洲派船迎接,再加上猛將軍李孝欽、前司州督導官羊鴉仁、南陵郡長陳文徹,一起組成聯合兵團,前往建康勤王。

既已組成聯盟,免不了選一位盟主,半道上由韋粲引頭,推舉柳仲禮當總司令官,同時把這項決定通報下遊各處勤王軍。

其他人倒是沒什麼意見,裴之高自覺年紀和官位都高過柳仲禮,所以不想屈居柳仲禮之下,所以意見一時不能統一。

韋粲特意前往裴之高的大營勸說“大家同赴國難,目的在於鏟除盜賊,之所以推舉柳仲禮,因他長久以來,捍衛邊疆,侯景從前就對他畏懼,而且柳仲禮人馬都是精銳,再沒有軍隊比他的更好。

如果要論地位輩份,他都在我之下,就是年齡,他也比我小,但是為了國家著想,不能計較這些。

而今皇上和太子身處險境,盜匪來勢洶洶,將領們一定要和睦,如果各人堅持各人的想法,不能團結,大事就會一去不返,裴公是政府元老,怎麼可以為了一點私心,阻撓大計,你如果非堅持跟眾人不同,大家的刀槍,恐怕將集中新的目標。”

裴之高頓覺羞愧難當,流淚致歉,於是答應推舉柳仲禮當總司令官。

宣城郡長楊白華,也派兒子楊雄,率郡政府軍加入勤王大軍,各路人馬從四麵八方陸續抵達,總共有十餘萬人,沿秦淮河南岸樹立柵欄。

事關國家存亡的大戰即將打響。

侯景讓人逮捕了裴之高的弟弟、侄子、兒子、孫子,在長江東北岸,用鐵鏈鎖在一起,一字排開,把烹刑用的大鍋和刀鋸,分彆陳列在他們身後,然後隔河向裴之高喊話“裴公如果不投降,今天就把他們活活煮死。”

裴之高一時悲憤難當,下令神射手向親屬們射箭,總算讓侯景放棄叫囂。侯景又率步騎兵一萬人,在後渚挑戰,韋粲力勸柳仲禮閉門不理,侯景隻好向後撤退。

除夕當晚,柳仲禮下令全軍進入緊急狀態,準備第二天黎明攻擊侯景,特彆讓韋粲守衛青塘,因青塘是石頭城南下要衝,侯景軍一定全力奪取,又加派值閣將軍劉叔胤協防。

549年春節淩晨,柳仲禮把大營自新亭遷到大桁,正式部署作戰。

適逢大霧彌漫,韋粲迷失了方向,好不容易抵達青塘,趕緊構築營寨,還沒有完成,天色已亮,侯景軍遠遠望見,立即率精銳士卒發起猛攻。

韋粲讓帶兵官鄭逸迎擊侯景,另讓劉叔胤切斷侯景的後路,可惜劉叔胤膽怯,不敢前進,致使鄭逸孤立無援,大敗而回,侯景乘勢追擊,直撲韋粲大營。

眼看侯景大軍逼近,韋粲左右侍從趕緊拉著他逃走,韋粲執意不動,讓其他人全都撤離,隻留下自家子弟指揮作戰,終因寡不敵眾,全部戰死。

陣亡名單有韋粲,韋粲的兒子韋尼,韋粲的弟弟韋助、韋警、韋構,韋粲的堂弟韋昂,一家人幾乎死絕,親戚被殺的也有數百人,頗為悲壯。

柳仲禮正在吃早飯,得到青塘會戰的消息,立即扔下碗筷,披掛鎧甲,親率部隊飛奔救援,畢竟晚了一步,但士卒由此變得激憤有力,大獲全勝,殺數百人,侯景軍被逼迫落入秦淮河淹死的更多。

混戰中,柳仲禮的長矛幾乎刺到侯景,侯景的將領支伯仁從後追上,一刀砍中柳仲禮的肩膀,柳仲禮當場跌落馬下,被侯景軍團團圍住。

值此千鈞一發之際,勤王軍騎兵將領郭山石及時趕到,冒死把重傷的柳仲禮搶救出來,會稽人惠薦,又用嘴吸出他傷口的膿血,終於保住他一命。

侯景曆經九死一生,再不敢到秦淮河南岸挑釁,而柳仲禮險些送命,也徹底喪失鬥誌,不敢再提戰鬥,但他的名氣倒是響譽全國,邵陵王蕭綸、東揚州督導官臨城公蕭大連、新淦公蕭大成,全都在大桁以南築寨,一起尊奉柳仲禮為總司令官。

正月8日,湘東王世子蕭方等和將領王僧辯到達建康,幾天後,高州督導官李遷仕、天門郡長樊文皎,也率援軍一萬,到建康赴援。

至此蕭梁的勤王大軍基本集結完畢,成就如何,還需時間印證,但內訌的本事倒是很快就見分明。

隨著勤王軍規模擴大,柳仲禮的態度越發傲慢,看不起其他將領,邵陵王蕭綸每天手拿馬鞭前往營門報到,柳仲禮總要讓他等很久,才肯接見,因此與蕭綸及臨城公蕭大連結下仇恨,而蕭大連與永安侯蕭確也不和睦,各軍互相猜忌。

因為大軍人員複雜,分屬多個小集團,所以軍紀混亂,抵達建康後,建康人民都滿懷期待來迎接,可是勤王軍一過秦淮河,立即放縱士卒燒殺淫掠,人民大失所望,侯景軍中原本有人想作勤王軍內應的,結果聽到這種事,最終也打消了原意。

這一情況讓接下來的戰爭充滿了懸念,雖然勤王軍規模龐大,但能否發揮真正的戰力,令蕭梁民眾生疑。

此刻無論政府還是民間,大家唯一肯定的似乎就隻有一件事——災難全由朱異而起。

侯景之所以叛變,並且如此順利圍攻皇城,朱異當然起到了一定推波助瀾的作用,但他其實也是受害者,無時無刻不在悔恨中度過,而又上了年紀,終於在正月4日這天,溘然病逝。

按照舊例,以朱異的官職是不應被追贈官位的,但蕭衍愛他如此,特彆追贈他當右副行政長官。

“罪魁禍首”雖死,但災難遠未終結。

宮城與援軍之間斷絕消息很久,一個叫羊車兒的建議用紙作成飛鳥形狀,用長線拴住,把皇帝指令寫在上麵,然後順風放起,希望能送到勤王軍手上,上麵用大字標出,隻要把這個紙鳥送給勤王軍的,賞銀一百兩。

這個辦法一經提出,宮中人士全都振奮不已,太子蕭綱到太極殿前,利用西北風親自放飛紙鳥,但都被侯景軍用箭射落。

勤王軍也努力懸賞征求把奏章送進城中的勇士,鄱陽王世子蕭嗣的侍從李朗應征。

李朗利用苦肉計,先假裝犯罪,挨一頓鞭打,然後假意投奔侯景,再找機會進入宮城,城中這才知道各地援軍已經集結。蕭衍任命李朗為值閣將軍,賞賜大量黃金,送他回去報告。李朗沿著鐘山後麓,白天躲起來,晚上趕路,幾天後才到勤王軍大營。

為了讓皇帝安心,鼓舞宮城士氣,勤王軍很快就對侯景發起攻擊。

正月27日,鄱陽王世子蕭嗣,永安侯蕭確,以及莊鐵、羊鴉仁、柳敬禮、李遷仕、樊文皎,聯軍北渡秦淮河,進攻東府前的侯景根據地。

侯景不敢硬拚,率軍後退,勤王軍於是在青溪東岸紮營。

李遷仕和樊文皎以為侯景不過如此,率精銳士卒五千人,單獨發起挑戰,一直挺進到菰首橋東頭,被侯景的將領宋子仙偷襲,樊文皎當場戰死,李遷仕則倉惶逃回。

接下來勤王軍開始消極備戰,一連多日沒有動靜,考慮到內部矛盾突出,這種結果似乎並不奇怪。遠方也有幾處兵力湘東王蕭繹,駐軍郢州武城,湘州督導官河東王蕭譽,駐軍青草湖,信州督導官桂陽王蕭慥,駐軍西峽口,這幾人也各有說辭,總之全都逗留不前。

事實上,侯景並不難對付,隻要各軍齊心協力,一戰就可把他解決。但為什麼這一戰遲遲不來?拋開內部矛盾不說,這些王公貴族們其實都在等,想等到蕭衍徹底淪陷,他們再行出手,那時就不隻是勤王那麼簡單了,而是搶奪國家統治權,那可比勤王什麼的有誘惑力。

蕭衍確實距離淪陷越來越近了。

宮城關閉之初,城內不分男女貴賤全都出城運米,以至城中積米達四十萬斛,各單位庫藏的金銀綢緞布匹,也多達五十萬億錢,都堆在德陽堂,但他們卻忘了木柴、魚肉和食鹽。

交通阻斷之後,城內的木柴魚肉很快消耗乾淨,大家隻好拆除中央政府的梁柱門窗,當作木柴來煮飯,把床上的草席取下,割開喂馬,等草席吃光,就喂馬吃米飯。

這些勉強還可以將就,但沒有魚肉和蔬菜,軍民越來越不適應,皇家禦廚房有曬乾的海帶,既酸又鹹,蕭衍讓拿出來分配給將士,畢竟不能解決問題。

士卒長期吃不到肉,有的開始煮鎧甲上的皮革,有的用煙熏出洞裡的老鼠,或捕捉鳥雀,甚至有些人宰殺戰馬摻雜人肉充饑。

宮城外的侯景大軍也麵臨同樣的問題,而且他們的情況更遭,不但沒有魚肉蔬菜,連糧食也不夠吃了。

眼看勤王軍越聚越多,侯景深表憂慮,智囊王偉建議說“而今宮城不可能馬上攻克,而勤王軍隊每天都在增加,我們軍隊卻缺少糧食,如果假裝投降,緩和一下緊張的情勢,則僅隻東府城的米,就夠吃一年,充分利用停戰時間,把米運到石頭,勤王軍絕不敢阻攔,然後我們的人馬都得到充分的休息,武器也到充分的修理,等他們懈怠沒有戒備時,再發動突襲,包管一戰而勝。”

侯景同意,於是讓將領任約和於子悅,到宮城門下呈遞奏章,請求和解,並請求仍回壽陽。

蕭綱因城中窮苦困頓,於是建議蕭衍接受,蕭衍大怒說“和還不如死!”

蕭綱再三請求說“侯景圍城時間已久,勤王軍互相觀望,不肯作戰,最好是答應和解,以後再做打算。”

蕭衍也感覺城外的勤王軍並不可靠,但仍然一副惱恨的表情,遲疑了好一會兒,最後妥協說“你自己去妥善安排,不要讓以後的人恥笑。”

蕭綱於是派人通知侯景,侯景的條件是割讓江西四個州的土地,並要宣城王蕭大器親自護送他西渡長江。

中央禁軍總監傅岐反對說“天下哪有盜匪包圍宮城,皇帝反而與盜匪和解的怪事,侯景之所以這麼做,隻是為了要勤王軍撤退而已,野蠻民族心同禽獸,絕對不可信賴,而且宣城王是嫡皇孫,地位重要,是帝國的命脈,怎麼可以充當人質。”

蕭衍倒感覺侯景的條件勉強可以答應,於是任命蕭大器的弟弟蕭大款,當總監察長,前往侯景軍中當人質,同時讓勤王軍不準繼續前進,下詔說“帝隊不必戰鬥就可以勝利,不必使用刀槍戈矛,就能建立功勳,現在任命侯景為大丞相、江西四州軍區司令長官、豫州州長,仍封河南王。”

2月13日,蕭衍讓在西華門外設立神壇,派副行政長官王克、上甲侯蕭韶、文官部考核司長蕭瑳,與侯景的將領於子悅、任約、王偉,一起登上神壇,向天盟誓。太子宮總管柳津出西華門,侯景出軍營柵門,兩人遙遙相對,宰殺牲畜,再度向天歃血盟誓。

和解儀式完成,然而侯景並沒有退兵,反而利用停戰的時間,專心修理鎧甲和武器,一直推托說“沒有船,不能馬上開拔。”又說“恐怕秦淮河南岸的駐軍尾追。”

蕭衍開始後悔自己的決定,可是已無法改變,隻能靜觀其變。

侯景不久便讓蕭大款回宮,再度要求蕭大器出城護送,而且開始提出更多要求,一點沒有離開的意思。

2月14日,前南兗州督導官南康王蕭會理,前青冀二州督導官湘潭侯蕭退,西昌侯世子蕭彧,一起集合武裝部隊三萬人,前進到馬昂洲。

侯景擔心他們突然發難,上疏蕭衍“請北方軍隊前往秦淮河南岸集合,不然的話,會妨礙我們北渡長江。”



最新小说: 重生之末世孤狼 無慘的自我修養 離譜!隨手撿的男人竟是孩他爹! 單機南北朝 清冷白月光?不!我是天命大反派 娛樂:來個人管管他吧!笑不活了 回到過去的嬴政改變命運了 快穿萬人迷:桃花嬌豔福祿來 鐵口直斷,玄學大佬天橋算卦 苟在戰錘當暗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