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8章 高儼之死_憤怒的兩晉南北朝_思兔閱讀 
思兔閱讀 > 玄幻魔法 > 憤怒的兩晉南北朝 > 第528章 高儼之死

第528章 高儼之死(1 / 2)

憤怒的兩晉南北朝!

自從上次邙山潰敗,北周政府意識到洛陽周邊的重要性,讓齊公宇文憲前往宜陽修築五座城池,作為可攻可守的要塞,震懾北齊。

這種在邊界築城的小動作,北齊也做過,目的很簡單,就是逐步蠶食敵國領土,而且築城並不是公開宣戰,不違背與鄰國的休戰政策,雙方都很清楚,戰爭不可避免,如何掌握先機才是個中關鍵,顯然多在邊界建幾個要塞,對於將來的戰爭會有很大裨益。

569年底,宇文憲完成了所有工程,順勢率軍包圍了北齊的宜陽,切斷其運糧道路,新一輪的大戰就此拉開序幕。

570年正月24日,北齊皇家師傅斛律光率步騎兵三萬人的混合兵團,南下救援被周軍包圍的宜陽,得勝之後,就地興築統關、豐化二城,用以保護宜陽對外交通,然後班師北上。

北周軍不知對方底細,全速追擊,不料斛律光半道殺了個回馬槍,一舉擊破北周攻勢,並生擒了開府儀同三司宇文英和梁景興。

接下來,兩國開始在宜陽對峙,北齊固然不會放棄自己的國土,而北周投入大量精力,也不忍就此撒手。

一連幾個月過去,北周勳州州長韋孝寬對部屬說“宜陽不過一個城池,並不重要,兩國為它打仗,勞師動眾,卻沒有實際效益,對方難道就沒有智囊?如果他們放棄宜陽,而在汾北發動攻勢,我們一定喪失大片國土,而今最好是迅速在華穀及長秋一帶興築城堡,如果對方先動手,我們再去奪回來,就十分困難了。”

韋孝寬不久便派人把自己的想法報告中央,宇文護雖然認同,但也有憂慮之處“韋公的子孫雖多,但仍不滿一百,在汾北築城,派誰去守?”因此築城方案沒能實施。

當年玉璧一戰,讓韋孝寬名揚天下,多年來,韋孝寬一直鎮守國家的軍事重鎮,勞苦功高,北周政府特彆為他在玉璧設立勳州。

570年底,斛律光一如韋孝寬所料,果然從晉州出動,在汾北修築華穀、龍門二城。

二城修築完畢,斛律光率軍進抵汾東,與韋孝寬相見,斛律光說“宜陽一城,兩國搶來搶去,時間太久,我們決定放棄,而打算在汾北取得補償,請不要見怪。”

韋孝寬說“宜陽是你們的邊塞關卡,汾北土地,我們早已拋棄,我們拋棄,你們撿起,怎麼能說補償,你輔佐年幼的君王,位高權重,不知安撫人民,卻發動戰爭,貪圖一塊尋常的疆土,使生靈受到災難,我不認為明智。”

斛律光不予理會,率軍包圍定陽,再築南汾城,加強對北周的壓力。

韋孝寬雖說得輕鬆,但其實對北齊的行動十分擔憂,終於說服中央政府解除了對宜陽的包圍,增援汾北。

571年初,斛律光已在汾北一連興築十三個城堡,開拓國土五百裡,又擊退了韋孝寬的挑戰,成績斐然。

3月,宇文憲率大軍從龍門渡河,向汾北推進,斛律光向後撤退,避其鋒芒,暫時據守華穀,宇文憲借機攻破斛律光的五個城堡。

段韶和高長恭南下攻擊柏穀城,牽製北周的兵力,攻克之後,立即班師與斛律光會合,北齊三將再度聚首,也是他們最後一次聯手拒敵。

趁著齊軍在北方停留的良機,北周陳公宇文純一舉攻克宜陽等九座城池,斛律光於是掉轉馬頭,率步騎兵混合兵團五萬人南下應戰。

宇文護又派軍政官郭榮,在姚襄城南和定陽城西分彆築城,段韶揮師包圍定陽城,以迅雷不及掩之勢攻克外城,屠殺城中所有居民。

此時6月底,段韶已身染重病,體力難以為繼,於是找到高長恭,向他傳授攻打內城的秘訣“這個城三麵都是萬丈懸崖,沒有人走的道路,唯一值的出口就是東南一條小徑,盜賊已是強弩之末,必定嘗試從那裡突圍,最好選精兵嚴密把守,一定可以生擒活捉。”

高長恭選派一千名勇士在東南穀口埋伏,順利擒獲守將楊敷及其部眾。

楊敷是楊愔的族侄,雖然他本人並不算出色,但他有個出類拔萃的兒子,也足夠名垂青史了。

楊素從小就多才多藝,誌向遠大,因父親不肯投降而身陷北齊,政府並沒有追贈官位,也沒有製定諡號,便上疏申訴。

宇文邕因前線失利,本就不悅,下詔不準,楊素一連三次上疏無果,索性直接衝進宮門喊冤,宇文邕大怒,讓侍衛殺了他,楊素聲嘶力竭地叫道“當一個無道昏君的部屬,死得其所!”

宇文邕被他的孝義和膽識打動,追贈楊敷大將軍,諡號忠壯,並任命楊素為儀同三司。

楊素腹中有墨水,胸中有韜略,正是“文能提筆安天下,武能上馬定乾坤”的真實寫照,宇文邕對他越發喜歡,曾私下告訴他“好好努力,不愁不富貴。”

楊素也常與人說“我害怕富貴追著我來,我自己無心追求富貴。”

北齊一鼓作氣攻下汾州和姚襄城,隻有郭榮築的小城仍屹立不降,但雙方都已決定結束此戰,各回各家了。

平原王段韶於本年9月14日病逝,一代名將就這樣在曆史舞台上謝幕,斛律光和高長恭也即將走完他們的人生。

北齊政治早已腐爛,軍事靠這三個人,勉強不至崩潰,一旦失去他們的支撐,前途注定不會光明了。

斛律光還沒到鄴城時,高緯就下令解散軍隊,斛律光因士卒還沒得到獎賞,上密奏請派使節到軍中傳達慰勞之意,中央使節卻並沒有及時趕到,斛律光於是繼續行軍,一直走到宮門外,高緯這才讓人宣布慰勞解散,但開始對斛律光心生厭惡,為後來的冤案埋下伏筆。

就在邊界混戰的時候,北齊國內正醞釀著一樁政變,主角並非高緯,而是琅邪王高儼與和士開。

高儼是高湛的第三個兒子,深受高湛和胡太後的喜愛,小小年紀已身兼京畿總司令官、領軍大將軍、總監察官。

按北魏政府的前例,總監察官出門,與太子分道而行,王公與總監察官相遇,要遠遠停下車子,把拉車的牛解下,使車轅接觸地麵,等總監察官過去後,才可以重新駕車前進,如果不從,就要被總監察官的開道衛隊用赤紅警棍毆打。時過境遷,這一規矩本已廢棄,高湛愛子如此,為了讓高儼更加尊貴,特彆恢複這一舊製。

皇帝高緯住在皇宮南宮,高儼則與高湛和胡太後一起住在北宮,叔叔們都要向他叩拜,高湛有時前往並州,高儼一定留守京師,每次給父親送行,有時送到一半,有時一直送到晉陽再回,所用器物珍寶服裝飾物與皇帝完全相同,一切供應由中央政府承擔。

有一次高儼在南宮看見剛從冰庫拿出來的新鮮李子,回來後大發脾氣,跟高湛抱怨“俺哥有,我為什麼沒有?”

高湛每逢這種時候,一定儘力滿足兒子的需求,從此隻要高緯比他先得好東西,供應工人一定受罰。



最新小说: 陷害走錯房,我為總裁生了一窩崽 從鬥羅開始的調律者生活 娛樂:重生豪門公子,玩轉香江 我的旁白不太對勁 結婚五年 九劍靈心 穿書後,我被龍傲天們團寵了 玄幻:開局被兩個係統爭搶著綁定 千年世家:從商鞅變法開始崛起 劍心爭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