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土司分治加推恩_三國:我劉阿鬥真不是曹操的種啊_思兔閱讀 

第232章 土司分治加推恩(1 / 2)

馬良見不用自己提醒,劉禪便已經屏退眾人。

心下也是感慨,世子殿下果然聰明過人,隨後開口道:

“世子殿下,五溪蠻之所以被稱為五溪蠻,其實是因為漢人的傲慢,懶得區分各蠻夷部落,將他們統稱為五溪蠻。”

“其實,在他們內部,許多部落有著不同的習俗文化,長相也有差異,甚至有的語言也不相同。”

“若想防止其做大,以達到長治久安的目的,臣以為朝廷應當尊重他們的差異,給予他們相應的身份,而不是粗略的將其統統歸於五溪蠻。”

劉禪深吸一口氣,他聽懂了馬良的話,其實就是分而治之的策略。

隻是許多事情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卻難。

如何才能將這些人分的恰到好處,又能讓他們彼此衝突內耗,這裡麵大有學問。

但劉禪決定,接受馬良的計策,因為這有利於朝廷的長治久安。

甚至劉禪進一步提出了更完善的細節:

“各依其文化與習俗,在其聚居之地設立以其族名為名的道,由朝廷正式敕封其君長。”

“各君長互不統屬,令其自治,世襲罔替,朝廷隻管收稅和調停各族之間的矛盾。”

“這些部族一定要分的仔細,應分儘分,不可囫圇將兩家合為一家,定要他們自己做自己的主。”

其實,劉禪所說的就是土司製度。

這時候已經有該製度的雛形了,劉禪隻是打算一步到位的將其完善。

秦朝在統一全國後,首先在南方民族地區設立“道”的特殊行政機構。

漢沿秦製,繼續在南方民族地區推行郡縣統治之法。

設立許多郡和屬國都尉(邊境的郡),郡下和屬國都尉下又設若乾縣。

雖然名為郡縣,但其實還是由各蠻夷君長統治。

實際這就是中央王朝對各民族首領建立間接統治的土司製度的緣起。

後麵土司製度完善,由朝廷正式敕封其君長,名義上土司成了朝廷的官員,但朝廷也正式承認了土司的自治權力。

也類似於分封製,實際上就是羈縻政策。

羈縻政策會大大減少朝廷對部族內部事務的乾涉,緩和矛盾,甚至還能通過包稅製的方式向蠻夷收稅。

當然缺點也很明顯,就是土司權力很大,容易造成土司叛亂。

但是,這個缺點在當下不存在。

因為現在即便沒有承認他們的自治權,各蠻夷酋首實際上就是在自治,且叛亂不休。

朝廷的強行插手,既沒有收上來多少稅,還有平不完的叛亂。

東吳在這方麵最為經典,蜀漢雖然比他好些,但也沒好太多。

雖然在諸葛亮的主持下,蜀漢一直堅持“西和諸戎,南撫夷越”的處理民族問題的總方針,比較完好地處理了複雜的民族問題。

但是對於稅收這一塊,還是很看重的。

畢竟是南方,想要跟人口更多、經濟更發達的中原抗衡,征收蠻夷的賦稅也是非常重要的。

土司製度能夠讓蠻夷交稅,在當下是利大於弊的。

以後更進一步的改土歸流,至少要等到科舉大興,朝廷有了足夠的人才隊伍才有實現的可能。

“乾脆趁著給予他們正式名號的時候,大搞君長批發。”

“世子殿下,何為批發?”



最新小说: 快穿:分手後瘋批小可憐學會賣慘 屍妃難馴:皇叔寵妻無度 開局發布星露穀物語,火爆全網 遊戲係劍仙 黑市大佬:嬌妻擺爛人生 狂神魔尊 詭術道仙 海賊之炎帝艾斯 驅魔道長又在警局露臉了 桃運劫起:這次換我守護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