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魏平本人意願如何,劉禪都將其歸降的消息傳播出去了。
首先是安撫了同樣被俘虜了的那兩千魏卒。
原本他們心驚膽戰的,即便是做了俘虜也容易引發騷亂。
如今看到他們的將領都投了,甚至還受到了優待,頓時心安不少。
再加上漢軍優待俘虜的宣傳和實操,很快就適應了俘虜的改造生活。
當下他們的勞改工作主要是修複被戰火毀壞的城池。
其中每個月都有一定名額,表現好的可以免罪,然後編為軍戶施行屯田。
投降活命這種事,隻要有人帶頭,很容易激發其餘人的求活心理。
雖然有些坑魏平的嫌疑,但總體上來看,劉禪對他還是很厚道的。
平陶是他老家,雖然隻是個亭侯,但也是封侯,將來說不得就衣錦還鄉了。
若沒有劉禪,他一輩子都封不了侯,還會在諸葛亮北伐的時候死於亂軍之中。
除了封侯之外,他甚至還做到了四方將軍,雖然是最低級彆的四方將軍。
這在曹魏朝廷那邊也是不可能的。
他雖然姓魏,但是跟曹魏宗室沒有半毛錢關係,不過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外姓將領。
本來豁出性命也不一定能得到的東西,現在都到手了,雖然是被動的。
魏平很是糾結,說實話,不是所有人都能狠下心來去死的。
他不想死,可如果此事傳揚出去,他的妻兒恐怕是一個也跑不了了。
當下,曹魏的人質製度是最為完善的。
這主要來源於曹操遭受張繡之變。
建安二年,因為張繡的降而複叛,使得曹操痛失大將典韋、愛子曹昂,坐騎絕影。
哦對,還有個侄子曹安民。
正是這次經曆也教會了曹操一個道理,就是要應用人質製度。
因此曹操在戰後對諸將做了個總結"吾降張繡等,失不便取其質,以至於此。吾知所以敗。諸卿觀之,自今以後不複敗矣。"
因此,在這之後,曹操就非常注重這方麵的建設,慢慢形成了一個人質製度。
曹魏在軍事方麵的人質製度正式開始形成是在官渡之戰後。
其標誌是建安八年曹操頒布了一條法令。
"司馬法"將軍死綏",故趙括之母,乞不坐括。是古之將者,軍破於外,而家受罪於內也。自命將征行,但賞功而不罰罪,非國典也。其令諸將出征,敗軍者抵罪,失利者免官爵。"
算是在官方層麵正式確立了質任製度。
曹操麾下的重要將領紛紛將自己的親屬遣送至鄴城為質,否則他們就成為不了重要將領。
而且人質什麼的,曹魏可沒少殺,比如馬超的那一家子。
魏平在曹魏體係中不是一方大佬,若是曹丕要殺他一家子自然不會遇到什麼阻礙。
他雖然沒有直接說出來,但彆人早就把他的心思看明白了。
劉禪跟他說,自己早已在魏逆境內布下人手。
在招降對方的那一刻,自己就派人快馬加鞭去下救援命令了。
現在有漢軍隔絕道路,曹丕得到消息有嚴重的延遲。
時間充足,將他妻子等一批親近的人救出來問題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