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還有徭役,這點作為朝廷的子民也跑不了。
漢律規定百姓從二十三歲至五十六歲均有服徭役的義務。
徭役的種類有兩種,一種是兵役,另一種是勞役。
適齡男丁一生中須服兵役兩年。
到國都服兵役一年,稱為“正卒”;到邊塞戍守一年,稱為“戍卒”;
剩下的歲月,隻要他是在這個年齡段,每年在所在郡縣服勞役一個月,稱為“更卒”。
不能服徭役也行,隻是須繳納代役金,稱為“更賦”。
其實,每個朝代都有自己一套較為完善的稅收製度。
興盛與衰亡的區彆在於是否能憑借國家暴力機器把稅收上來。
大多數王朝在經曆過最初的鐵與血之後往往是一段繁榮發展期,這時候的軍隊往往是健康的。
而穩定下來的後世之君,往往會忽視國家暴力機器的建設和維持,以至於漸漸的出現重文輕武的病症。
劉禪知道,稅收製度是表象。
要想國朝長治久安,就需要君主牢牢掌控軍權,並且後世子孫不能重文輕武。
如今,劉禪通過一次次的征戰勝利,已經牢牢的樹立了自己在軍中的威望。
在他手中,軍權是穩定的,之後就需要想辦法立祖訓和製度來匡正後世子孫了。
八月二十四日,劉禪重新回到了天水。
雖然他並沒有要求諸葛亮向自己彙報什麼,但是諸葛亮還是按著劉禪讓他聽完了自己的述職。
“兩天前,隴西郡功曹、長史等人撥亂反正,將太守遊楚綁了送到南安郡,亮遣人前去迎接,將遊楚禮送至了漢中。”
聞言,劉禪點頭,之前聽馬超他們彙報過此事。
這個遊楚是個極聰明的人,隴西郡會投降是早有預料的事情。
“如今各郡戶口統計工作都在順利進行,除了隴西郡、安定郡已經上報之外,其餘各地都能在冬季之前完成上報。”
聞言,劉禪先是點了點頭,而後又搖了搖頭。
隴西郡、安定郡上報迅速不是說明他們工作效率高,反而是證明了朝廷對這兩個地方的掌控力較弱。
其他地方較慢,是因為官府切切實實的管理到了境內的民戶。
而這兩郡這麼快,則是因為豪強隱匿大量人口、土地,大大減少了官府的工作量。
這就是投降得來的土地,和軍隊打下來的土地的區彆。
敵人投降太快大大減少了軍事困難。
隻是將來就得付出更多的精力用政治手段慢慢料理這些地方。
諸葛亮沒有先彙報軍事問題,而是彙報這些政治工作。
劉禪心領神會,這說明自己離開後這裡軍事方麵沒出現問題,甚至有可能很順利。
因此,他也放心下來。
諸葛亮見劉禪不急不躁,已有大將之風,暗暗點了點頭。
非寧靜無以致遠,每臨大事有靜氣這是高修養的表現。
“渭水道曾有一支魏軍前來,因為我軍及時攻占了上邽,其最後隻能退走。”
“此後這一方向再也沒有探查到其他魏軍的消息,亮以為曹真是放棄走渭水道上隴的打算了。”
放棄渭水道,那就是說他還有從其他道路的打算。
自然就是隴山道,而劉禪早就派遣陳式駐守在略陽地區了。
劉禪十分放心陳式,不過他也確實有些好奇具體事情經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