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南中之亂,便是北方的先零羌之亂,這件事劉禪全權交給了薑維。
一方麵是信任他,另一方麵是劉禪麾下也沒有另一個熟悉羌人且有足夠才能獨當一麵的人了。
畢竟是陰謀陽謀並用,許多事還是要保密的。
以至於目前薑維的計劃進行到哪一步了,由於間隔千裡,成都這邊也沒有準確消息。
一南一北的亂局都在邊界地區,遠離百姓,故而境內的生產生活並沒有受到太大的影響。
所以各地的建設以及農業生產都在有序進行。
朝廷的主要工作還是放在了內部安民和生產上,邊疆的戰事並沒有讓劉禪付出太大精力。
夏收的糧食陸續入倉,成功的讓因為戰爭而飆升的糧價腰斬。
雖然九月份的時候,市麵上的糧食依舊堪稱昂貴。
但走在田間,看著那結滿果實而穗彎彎的大片大片即將豐收的稻田,百姓們臉上的笑容始終止不住。
等秋收之後,糧價將會進一步下跌,基本上便能回歸到正常價格。
劉禪不僅多次派出暗探四處監察,自己也常抽空去視察農田。
上行下效之下,所有官吏都知道農事是朝廷最重要的事情。
沒有人敢在這方麵偷奸耍滑。
其中,水利是農業的命脈。
都江堰水利工程是成都平原農業的命脈,朝廷對它的維護特彆注重。
原本漢代隻有郡太守的屬官都水掾,在管理全郡水利的同時兼管此堰。
在諸葛亮的建議下,朝廷在都江堰設“堰官”,創專職官員管理都江堰之先例。
並且配備了一支一千兩百人的隊伍,專門負責維護都江堰。
通過製度性設計,為後世樹立樣板,將都江堰維護工作保持長遠。
因此成都平原的農業生產,基本上不會有蝗災和旱災風險。
糧食豐收百姓便能安居樂業,此地便是名副其實的天府之國。
現階段並不用擔心穀賤傷農的問題,因為這個時代糧食是遠遠不夠吃的。
將來真要是到了物產豐盈,豐衣足食的時候,朝廷也可以采用‘糴糶法’(fa,三聲)來穩定糧價。
此外,在漢中也在全力進行生產建設。
先前,鄧艾在總領漢中屯田事宜的時候,曾經親自考察製作了一份山川流水輿圖。
並建議朝廷修築水渠、河堰水利工程七十二處。
若是建成,便能夠灌溉漢中良田二十餘萬畝。
使之沒有蝗災還能增產增收,讓漢中沃土充分發揮它的生產能力。
隻可惜,當時朝廷要集中力量北伐,無法在漢中大興土木,因此這份奏疏被擱置了。
而北伐結束之後,鄧艾的這份奏疏被諸葛亮看到,並且當即引起他的十二分重視。
諸葛亮檢驗並完善了“踵跡增築”的“山河堰”等水利工程的施工方案。
當丞相在朝堂提出這件事後,立刻引起激烈討論。
不少人表態支持諸葛亮的建議,覺得這樣做對朝廷十分有利。
當然,也出現了反對派。
李嚴等一批官員表示應該集中精力建設蜀中,蜀中人多,可以就近安置。
建設漢中的話還需要持續向那裡移民,事倍而功半。
不過諸葛亮據理力爭,表示王業不偏安、漢賊不兩立。
朝廷勢必要拿下關中,建設漢中將大有利於將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