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聘很有耐心,並沒有因為晉宗的拒絕而把路走死,隻說對方隨時可以向他求援。
顯然,他也判斷晉宗不是吳軍的對手。
早晚會向自己求救,因此他也在厲兵秣馬準備戰鬥。
江東現在就是這樣,十分的虛弱,漢魏都沒有出動主力,僅憑邊軍將領都敢算計他。
孫權這邊連正麵報複曹休都做不到,因為江東的侵略性已經被消耗磨滅了。
他根本沒有主動對外作戰的能力了,頂多是發動一些小規模的戰鬥。
孫權向季漢這邊上書表示江東局勢複雜,他雖然已經是大將軍,但是並不能很好的整合境內勢力。
有時候碰到一些事情沒有足夠的名義及時處理,以至於釀成大禍。
暗示朝廷給他封王,他則會忠誠的為朝廷鎮守夷越之地。
毫不意外的,封王之事遭到了毫不留情的拒絕。
可憐的家夥,他但凡有足夠的實力,就自己稱王了,而沒實力,求封都當不了王。
憑孫權現在的威望,他是無法組織起來大軍團出征的。
若是唐谘那邊能成事,叛魏歸吳。
孫權就能打開新的局麵,將勢力伸張到青、徐一帶。
唐谘要的也不是割據稱王,他隻是想過舒服日子。
在曹魏當附庸不好過,而在江東這些有兵權的將領可是過的很舒服。
在他們自己分封的地盤上擁有很高的軍權、財權、政權獨立性。
唐谘投孫權,雙方也是臭味相投各取所需了。
所以孫權現在一邊在催促賀齊平定江夏之亂,一邊支援唐谘頂住魏軍的壓力,在青徐鬨出更大動靜。
而且,他先劉禪一步派遣使者去找遼東的公孫淵了,雖然人家誌大才疏,但是他誌大啊。
總是想乾一番大事業的小夥子,魯莽了點。
但正因如此,他才會勇敢的給曹丕來一記重拳。
隻要公孫淵出兵,必將能分擔一部分曹魏在東線戰場的兵力,那孫權就更有機會拿下青徐了。
到時候唐谘自北向南,自己自南方渡過長江。
南北夾擊之下,合肥還不是手到擒來?!
而公孫淵繼位之後,也一直與東吳藕斷絲連,想要以其為外應。
孫權先前因為局勢限製,不想與曹魏正麵衝突,因此一直與他保持距離。
而今,曹丕自顧不暇,孫權又要謀求青徐以伸展自己的臂膀,故而又跟公孫淵表演起兄弟情深來。
他表示自己願意為他請封燕侯,與之結盟。
東吳自顧雍、張昭以下等舉朝勸諫,認為公孫淵必敗,因此反對孫吳對公孫淵的支持,沒有被孫權采納。
公孫家在遼東的起家史,是將當地豪強士族屠戮洗劫一空的曆史。
天下的士大夫們都有責任聲討他,維護自己的階級利益,公孫氏就是他們最厭惡的人。
這些反對聲音,並不能阻止孫權下定決心采取行動。
越是衰弱之時,他越需要雷厲風行,專權獨斷,一旦還按規矩來,那他就會被架空。
他不理會這些反對之聲,毅然決然的派出了豪華的外交船隊。
隻要公孫淵能發起攻勢,當下的局勢就會好起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