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權在上萬軍民的注視下,在文武百官的陪同下登上高台。
當他受王爵袍服,佩戴十二冕旒於天地間亮相的時候,注定著天下的格局就此變大變樣。
當然,他這位大魏吳王並不是一般的諸侯王,加九錫後在禮法上一切規格待遇可以跟皇帝一樣。
九錫以前是天子賜給臣僚們的特殊恩典,在王莽之前從未有任何臣子全部集齊。
最近一個以臣子身份集齊的就是曹操,而董卓雖然搞了參拜不名、劍履上殿但沒有加九錫。
孫權從魏使邢貞手裡接過象征君權的斧鉞,然後將他交給身旁的侍從,從此他可以用天子的名義誅殺罪人。
還有象征征伐之意的雕弓。以及彤弓矢百,玄弓矢千,即特製的紅、黑色的專用弓箭分彆給了一百支和一千支。
然後是秬(jù)鬯(chàng)。這是一種祭禮用的香酒,以稀見的黑黍和鬱金草釀成。
孫權用他祭祀了天地祖宗,完成儀式。
下了祭台之後,孫權便坐上禦賜的天子車馬回宮。
隻見車轅上用來挽車的橫木塗抹成金色,前後皆有兵車戎輅護衛。
負責拉車的是玄牡二駟,即黑馬八匹,頗為威風。
其實此時加九錫的他已經能穿皇帝同等規格的袞冕之服。
但是當眾脫衣服不太雅觀,所以隻是佩戴了十二冕旒,加上配套的赤舄(鞋)一雙。
出行車馬前方配有‘樂縣’。即樂隊帶著定音、校音器具用音樂開道,亦作“樂懸”,眾享尊貴。
孫權的居所本就是按照宮殿的規格修建的,紅漆大門都是標配,也不用再找人粉刷。
身邊跟著虎賁衛士三百人,這也是九錫之一。
曹魏那邊不可能真的給他派來三百人,隻是帶來三百套虎賁衛士所執武器,戟、铩之類的器物,然後孫權自己找三百人穿戴使用。
之後,孫權則是根據麾下文武百官的功勞和與自己的親近程度進行官爵的封賞。
吳王國官僚體係也要建設起來,大量的士人被征召為官,一時間頗有眾正盈朝的樣子。
然後便是將長江防線的邊防軍撤回來,去內部平叛。
對麵的曹魏也撤軍了,就連合肥的留守兵力也不過三千餘人。
這是他們雙方達成的重要合作條件。
三足鼎立的時候,老二和老三聯手對付老大才是正常的操作。
現在季漢的攻擊性太強了,曹魏和孫吳自然聯合對敵。
因為漢軍那邊給曹魏的壓力足夠大,他們必須選擇相信孫權能跟他們精誠合作,彼此將後背交給對方。
東線的邊防壓力驟減,曹魏便可在豫州將沿線各地嚴防死守,組成固若金湯的完整防線。
徹底放棄武關以南的荊州地區,在險要之地苟住。
而且豫州南部可以支援江夏,開辟敵後戰場。
雙方的合作之一便是曹魏派出東線的一部分魏軍和江夏文聘,與孫權一同出兵。
爭取迅速擊破晉宗和彭虎,然後進攻荊州,破竟陵,奪雲夢澤。
然後入荊州腹地大肆破壞,擄掠人口,為大魏朝廷分擔壓力。
漢軍也出征許久,後勤糧草定然同樣壓力不小,對於後方農業生產需求也大。
若是大麵積的破壞產糧區,說不得能逼退荊州方麵的漢軍。
江夏的重要水路分彆掌握在漢軍和吳軍手裡,以前文聘很難在沒有水運優勢的情況下主動進攻。
但如果跟吳軍合作,那必然是大有可為。
孫權有糧食沒人,曹魏有人沒糧食,雙方都將對方視為救星一般一拍即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