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一個很重要的任務,就是打擊囤積居奇的奸商,穩定物價,恢複百姓的正常生活。
新占領的南陽、南鄉、汝南、潁川、河南尹地區,原本的經濟秩序幾乎可以稱之為崩潰。
曹丕在農業生產方麵是有一些建設的,但是在商業經濟方麵則就比較拉胯了。
百姓辛辛苦苦勞作生產出來的東西,除了被交稅奪走絕大部分。
在交易一些生活必需品的時候,由於沒有標準等價物參考,麵對無良商人,還很容易遭受極為惡劣的溢價盤剝。
這一點作為魏逆殘害百姓的罪證,定然是要在史書上詳細的記錄下來的。
於是漢書中就多了這麼一句評價:
“魏境錢廢穀用既久,人間巧偽漸多,競濕穀以要利,作薄絹以為市,雖處以嚴刑而不能禁也。”
其實,古人不是不懂的經管類的知識,相反,他們在這方麵有很高的造詣。
比如範蠡、子貢等等都是有名的大商人,他們總結的商業規律很精辟。
所以,這時代,其實也有許多有識之士能夠認識到貨幣的意義。
比如以前的秦始皇和呂不韋、漢武帝和桑弘羊,以及現在的劉禪和諸葛亮。
他們都知道充當“一般等價物”的是政府的法定貨幣。
無論是金屬幣、紙幣、硬幣的形式出現,是有等價的基本錨為依托,並以國家信用為背書。
這樣的才是良性貨幣,才能促進市場繁榮,商業發達,財富流通,國富民強。
但知識並不平均,封建王朝大多數統治者的這方麵認識很淺薄。
但是他們手裡的權力很大,所以容易辦壞事。
在以往大多數時候,封建朝廷發行的貨幣,都是不與金銀存量掛鉤的。
朝廷也從未建立完善的財政金融製度,秦朝是因為依法治國,嚴苛而龐雜的秦法幾乎無所不包。
其中對貨幣也有相關的法律法規,所以,秦朝雖然也從未建立完善的財政金融製度。
但是他的貨幣體係被法律規範起來了,算是歪打正著了。
而至於漢武帝的貨幣改革,則是為了更好的獲取民間財富,收歸到朝廷國庫,用來支持雄才大略的武帝開疆擴土打擊匈奴。
他的目的不是為了建立良好的貨幣體係,發展市場經濟,最後的結果也是造成了社會相當程度的動蕩。
出現了‘海內戶口減半……’之類的恐怖情況。
當然,漢武帝還是留下了一個非常寶貴的遺產,那就是中央朝廷掌管所有鑄幣權。
這一點主要以五銖錢為體現。
五銖錢堪稱是中國曆史上的傳奇貨幣,從漢朝一直延續使用到唐朝,使用了七八百年。
堪稱古代最成功,使用年限最長的貨幣。
季漢流通的直百錢,也是五銖錢的一種,全稱是直百五銖。
有蜀錦錨定,但是蜀錦不穩定,所以劉禪會逐步將之替換為糧本位,更之後還要替換為銀本位。
劉禪在登基不久之後便下令各地官府,將董卓小錢、半錢,以及雜七雜八的各種錢都收集起來。
這些劣幣全部被回爐重鑄為標準的直百五銖錢,以安定國內的經濟,幫助新占領區重新恢複經濟秩序。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qiv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