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上,流血漂櫓,血流成河啊。
白虎觀會議上,左氏利益集團對公羊利益集團拚死的進攻。
公羊利益集團死命的防守,底下學子鬥毆流血的更是不知凡幾。
為了各自的政治利益,他們沒有什麼手段是用不出來的。
我們今天的局麵,都是先輩們流血犧牲爭取來的,怎麼說剝奪就剝奪?
利益相關的官僚士大夫們哀嚎不已,他們為皇帝非要折騰他們而感到悲痛。
當然,朝會上大家是可以暢所欲言的,他們擅長講道理,也有權利在這裡以理服人。
隻要彆在朝堂上動手乾架就行,畢竟,禦史大夫孟獲也不是吃素的。
其麾下負責拉架維持秩序的禦史們,各個也都是肌肉緊實的。
朝堂是一個講道理的地方,而不是乾架之所。
這些規則其實也隱形的削弱了群臣和皇帝的力量對比。
此後皇帝可以借助禮儀製度來單方麵懲罰他們。
先漢時期,常朝地點一般在丞相府的百官朝會殿中。
那時候丞相權力很大,群臣的權力也很大。
皇權與相權爭鬥激烈,皇帝有時候也會親自召開並參加議事。
當然,皇帝去丞相百官朝會殿總是很奇怪的感覺。
因此,隻有遇到國之大事疑事時皇帝才親臨。
東漢建立後,光武帝設尚書台分割丞相的權力。
東漢的常朝地點曾多設置在南宮中的卻非殿和北宮中的德陽殿。
皇帝日常召開常朝的地點顯示出隨皇帝居住地移動的特點,漢光武帝劉秀住在南宮,其常朝在南宮卻非殿召開。
漢明帝劉莊修建北宮德陽殿,雖住在南宮但也在北宮舉行朝會,但北宮德陽前殿朝會多偏重典禮性。
東漢後期常朝受外戚宦官乾預較多。
皇帝對常朝獨有的召集權、決策權、控製權被大大削弱。
因此大將軍府或者其他權臣府邸舉辦常朝的次數顯著增加。
比如當年大將軍何進征召天下兵馬上洛,就是召集袁紹、曹操等一批臣僚在大將軍府商討的結果。
常朝召開的時間理論上是固定的,當然實際執行中也會出現特例。
在漢初,這個時間主要是初??、十五照常進行的朝朔望。
早期漢朝的治國思想為黃老,無為而治與民休息,政務也並不怎麼繁忙。
漢武帝時期大力中央集權,到了漢宣帝時期,便正式確定下來五日??朝的製度。
在實際執行中常朝時間的召開不可避免地受到皇帝個人因素及突發事件的影響。
若是皇帝遇到突發情況,比如生病,或者要給太後慶生什麼的也會取消朝會。
不過五日??朝還是作為大漢常朝朝會製度確立下來,正常情況下常朝會議的召開時間是固定的。
常朝正是由於常朝召開的相對固定性,參加朝臣的相對廣泛性,才更顯示常朝在漢代政治上體現的的積極作用。
能夠有效減少國家議事的決策失誤,發揮集思廣益的作用,??定程度上保證國家穩定發展。
季漢政權的建立多少有些倉促,是曹丕篡漢踹翻漢室天命後需要趕緊重新豎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