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國戰略縱深太深了,戰線也能拉得很長很長。
若是楚國一意孤行,不與秦軍進行決戰,對秦國和楚國百姓來說都不是件好事。
言晏的目的就是逼迫楚王和楚軍留在壽春,與他們進行決戰。
“喏!”蒙毅躬身行禮後轉身離開,去安排。
“你們還是不懂啊!”言晏望著蒙毅離去的背影搖了搖頭。
華夏戰爭為什麼一直要求師出有名?
不僅僅是為了說服自己人,站在道德的製高點,也是減少敵人的反抗,減少敵國百姓的仇視。
若是由秦軍來征服整個楚國,楚人會喊出那一句,楚雖三戶,亡秦必楚。
楚人的仇恨會轉移到秦人身上,會讓秦國對楚國的掌控變得艱難無比,到處都會有反抗。
楚人的血脈也正如他所說的,確實是最艱難,也最榮耀的。
與秦、趙、燕這些不斷跟胡、戎、狄交戰不同,楚人交戰的對手比胡、戎、狄都更強大。
胡、戎、狄都是閒散的小部落,沒有統一的政權。
楚國不一樣,楚國能有今天,他們先後擊敗吞並了小五霸中的吳、越,這些都是曾經能夠逼得周室承認封侯的強大存在。
隻是因為楚王的一句,我蠻夷也。
直接讓楚國淪為了當年的秦國。
士子不入秦,難道就來楚?
山東士子看不上秦國,是因為秦康子是養馬出身,貴族看不上。
楚國純純是因為楚王自己作的。
可是楚王自己的錯為什麼要讓整個楚國楚民來給他背鍋呢?
想要蠱惑彆人的前提是你自己堅信。
至於嬴政會不會同意他對楚人的承諾,言晏毫不懷疑。
一旦自己和嬴政為楚國正名,楚人將成為老秦人之外,另一個堅定的秦王的擁躉,嬴政不可能看不到這背後帶來的好處。
楚國太廣袤了,對秦國的統治來說也是最困難的。
可是當楚人成了秦王最忠誠的擁躉,那麼無論楚國那些貴族怎麼去蠱惑,都不會再出現一言下,萬民景從揭竿而起的局麵。
鹹陽的蘄年宮,嬴政收到前線傳回的情報後,也第一時間昭告了天下,為楚人正名。
猶豫?
嬴政從不來不會!
甚至在嬴政為楚人正名的詔書下達之後,原本那些還有異心的楚係集團的官員們都有不少人選擇了退出,向嬴政遞交了投名狀。
他們來秦,是為了光耀門楣,搏一世之名,而嬴政願意給楚人正名,承認楚人的過往的榮耀,那麼這就是他們最值得追隨的領袖。
中原百家為此也吵得不可開交。
沒有人願意承認楚國的優秀,楚人血脈的榮耀。
因為他們一旦承認,就代表著他們的一無是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