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十佳運動員,1979年開始設立,是所有運動員心目中分量極重的一個獎項。
1988年之前是讀者票選,1989年開始起由國家體委(後國家體育總局)、中國體育報業總社、北京二十家新聞單位聯合評選。
前麵十多屆圍棋運動員隻有聶偉平憑借中日圍棋擂台賽的亮眼表現入圍三次,汪羽算作第二個圍棋運動員入圍。
汪羽因去年的東洋證券杯、富仕通杯、亞運會男子金牌,三個冠軍獲得記者票選第一,再次需要代替所有運動員在電視上致詞。
以下是94年票選結果:
汪羽成都圍棋
莫慧蘭廣西體操
王濤解放軍乒乓球
王軍霞遼寧田徑
李小雙湖北體操
樂靖宜上海遊泳
王義夫遼寧射擊
鐘煥娣雲南田徑
鄭海霞解放軍籃球
談舒萍廣西跳水
去年是亞運年,幾乎所有入選運動員都跟亞運項目有關。相比於這些純粹的運動員,汪羽的高獎金在運動員裡邊是個異類,所以很多運動員和他交談的話題都在錢上麵。
這讓他意識到這個年代的運動員經濟還是很拮據的,特彆是大家在交換電話幾乎都是留的呼機,還有兩個留的是座機號碼,顯得他非常的不合群。
其實進入九十年代中國經濟已經開始騰飛,前麵兩年通貨膨脹太厲害才導致95年開始宏觀調控,但發展趨勢坐火箭是不可阻擋的,每隔兩三年一個大變樣應該是城市居民最直觀的感受。
特彆是體育,去年的亞運會冠軍已經開始很多地方獎勵了,幾千萬把塊錢的公司讚助也不少。接著是今年開始的甲A聯賽拉動了足球市場,明年的亞特蘭大奧運會某些單項冠軍甚至出現了獎勵一套房,幾十萬現金的例子。
不過市場經濟初期這批從小體工大隊培育出來的運動員沒享受到多少福利。成績出色的退役轉換做教練安穩一輩子,也有很多退役後去當搓澡工,吃低保的例子。隻能說他們是吃了時代的虧。
但有一說一,圍棋因為打著高雅、藝術、三國爭霸,這些噱頭,從80年代末開始就發展得火熱,作為棋手或者說是圍棋運動員平均收入遠遠高於國內其他運動員。
這不,汪羽5月1日才代表全國十佳運動員在電視上發了言,5月2日的棋院會議上就公布了明年韓國那邊即將出爐的“LG杯世界棋王戰”比賽章程。
“LG杯”前身為韓國國內的“圍棋棋王戰。”將於明年6月轉變為世界圍棋錦標賽。
第一屆沒種子選手一說,參賽選手為31名:韓國14名,日本8名,中國7名,中華台北2名。各國自由選拔。
韓國末代冠軍曹薰鉉九段直接進入本賽第二輪(十六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