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星這看起來短期不拍電視劇了吧?”
“說實話我感覺林星沒有時間拍電視劇了,但是這跟郭海山合作還是有點意外的。”
“其實並不意外,去年的春晚林星跟郭海山合作的不錯,雖然郭海山後邊說的不多,但是郭海山的徒弟可是誇林星誇到天上去了。”
“能理解,郭海山主要是在電視劇這一塊,至於電影其實他一直還沒有去拍,這看起來退休的第一站是要拍電影了。”
……
“我並不看好,因為電影的市場水還是挺深的,我不相信郭海山能夠拍出什麼樣的好電影。”
“隻能說時代不同了,郭海山作為一代喜劇宗師在春晚也算是落幕了,然後再拍喜劇作品又怎麼可能獲得觀眾的喜歡?”
“不是說郭海山喜劇不好,是現在的喜劇電影已經好久沒有逗大家笑的了。”
……
很多時候就是這樣。
當你被時代淘汰了,那麼你就是真的淘汰了,完完全全的回不去了。
就像曾經的楚星瑞一樣,當年號稱是神,可是他現在早被大家拋棄了。
再然後號稱楚星瑞接班人的夏普不也如此,曾經他的票房號召力多強啊??
結果後來拍了幾部爛片,再然後就真的不行了。
說不行就不行了。
總之觀眾就是這麼現實,他並不會為你所謂的強大的路人緣而買單的。
如果路人緣可以轉化為票房的話,那麼那麼多電視劇咖轉電影就不會撲街了。
不說其它的,安怡鳳不就是如此??
大眾雖然很喜歡她,但是卻不會為她的票房買單。
甚至林星在接受采訪的時候從來不認為自己能扛票房,隻是她並沒有讓觀眾失望而已。
就像王若安,說起他的人品那自然沒有人不豎大拇指,但他之前拍過太多爛片,所以大家自然也不會為他的電影買單。
所以,路人緣很多時候跟轉化為票房也是兩回事。
恰恰如此,對於任何扛票房的說法林星都不認同。
今天接受《電影之家》采訪的時候,林星也同樣是這個觀點。
“阿星,你這每一次都是放大衛星啊。”
電影之家的主編阿倫笑嗬嗬的朝著林星說道:“第一次我采訪你是《殺死阿丁》的時候,緊接著再采訪已經是《錦衣衛》這部網大了,現在再采訪是那科幻電影已經定檔了……”
林星同樣笑了起來:“不是每一次都放大衛星,是你采訪我采訪的太少了。”
阿倫同樣有些哭笑不得:“阿星,我倒是想天天采訪你,但是你也得給我機會啊,你這天天忙的……”
林星和這電影之家的主編也算認識時間久了,而且經常也關於電影探討一些真東西。
要知道很多演員屬於文盲的,他們彆說理解電影了,甚至他們就是怎麼拍也都不知道,全是聽導演的。